一个集团,只要开会讨论,都会出现至少两派观点。至于这种状况是好是坏,没人能说出个好坏。
张昭c秦松等人认为,这个时候不能得罪曹操,还是服从条件。孙权的性格虽不如他老爹和哥哥那么刚烈,但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觉得这个行动太懦弱,心有不甘,于是便请周瑜过来商量。这商量的人里面还有一个人,就是孙权的妈妈吴太夫人,孙权这个时候才十七岁,刚继承了哥哥的担子,吴太夫人有摄政之职,大事必须经她同意,况且此事还涉及到她的儿子去当人质。
周瑜很有文化见识,所以就从古代开始谈这个问题,说,以前楚国最早的封地,方圆都没有百里,后来拥有广阔疆域,传承了九百年,是因为能够自主经营,不受中原霸主控制,才取得如此成果。现在将军你继承父兄遗志,拥有江东六郡之地,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民富饶,将士听命,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如果遣送人质给曹操,必然受他控制,将来最多只能获得侯爵之位,不可能为王。不如暂且不管曹操的要求,观察天下大势的改变,再作决定。如果曹操能义行天下,终成正果,到时候再服从他也不迟!
吴老太觉得蛮有道理,还能摆脱儿子不当人质,何乐而不为呢?孙权于是决定,不答应遣送人质的要求,但可以派领军队,在长江以南牵制刘表军力。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江东集团的基本方略是守,但是守也有两种守法,一种叫做“抱残守缺”,一种叫做“以攻为守”。
那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江东集团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张昭为首的主张固守,不要惹事生非,属于和平的鸽派代表;另一派则以周瑜和鲁肃为首的主张以攻为守,靠进攻来保住既定成果,是彻底进取鹰派。而孙权表面上在鹰派和鸽派之间搞平衡,骨子里是倾向于鹰派的。
不过这件事就到此结束了,孙权出兵牵制刘表,让刘表在后来的三个月内不敢有啥大动作。
事实上,就刘表那个德行,你不牵制也没啥大问题,他就是个老好人,出兵骚扰一下还可以,真要说跟曹操打仗,吓尿他裤子!
这个时候,曹操已经从黎阳撤军,让袁家兄弟先内讧去,便抽出时间来对付刘表了。他驻兵西平,让各个军团做好战斗准备,只要一声令下,西南战争就可以爆发。
就在此刻,却从北边来了一个人,向曹操求救。
这一下让曹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此为何人?
还得从袁家兄弟开始说起。
原来这两哥们一看曹操撤军,对付刘表去了,便跟郭嘉所预料的那样,马上开始干中国人最擅长的活儿,窝里斗。
袁谭一直想趁着打仗,把兵力掌握在自己手上,他对袁尚说,上次在黎阳我兵力不够,才被曹操打败,现在趁曹操刚撤走,留守黎阳的兵力不多,我们可以出兵夺回来呀!
袁尚不答应,说我们刚刚被打败,现在最要紧的是整顿军队,收拾好家当,安顿民心,从头再来。你打打打,打个锤锤!
袁谭一听就大怒起来,带领自己军团驻扎在北海之外,随时准备发飚。
搞笑的是,直到这时,袁家的那伙子谋士还在添乱:袁谭的心腹郭图和辛评对他说,你没有获得大将军这个职位,是审配暗中搞的手脚,不是你没有资格当。现在进攻北海城,也许就可以获得青州各个首领的拥护,夺回这个位子也未尝不可。毕竟,这个青州以前是你的封地,你有很大优势哇。
袁谭一听,感觉貌似是这个理儿,也觉得自己当初没少给青州做好事儿,不是拉民女为青州增加人口,就把乐于助人,把财宝搬到自己家替人家保管之类的。反正袁谭自我感觉良好,听了这俩人的话之后,心思就活泛起来了。
而袁尚呢,也不是盏省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