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当官靠的就是地方的从下而上的推荐,而推荐的主要标准叫“孝廉”(主要看你这人对父母孝不孝,至于廉还没当官这么看得出。)。古代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家对父母孝顺,做官后才能对皇帝忠诚。所以汉末时对这个忠c孝是看得非常重的。而我们的华歆,他起初在汉朝廷做官时,冀州刺史王芬想废了灵帝,要拉华歆入伙,他没同意(不是他不想,是他认为王芬这人不行,跟他一伙肯定倒霉,说明他不忠于汉室)。后来王芬的计划果然失败。灵帝死后,华歆先后在何进c董卓c袁术手下做过事,后来他投靠刘繇做了豫章太守,孙策进攻豫章时他又归顺了孙策。后来曹操想要华歆,曹操就问孙权要人(当时孙策已死),华歆糊弄了孙权两句孙权就放他走了(说明他不忠于孙吴),后来华歆在曹魏官居太尉。虽然他主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但这在当时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君不见刘豫州?),和后世对他的评价并没多大影响!

    那又是什么事是他名臭后世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提到:“(曹操)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收后玺绶,以尚书令华歆为副,勒兵入官,收后。后闭户,藏壁中。歆坏户发壁,就牵后出。”(曹操叫郗虑和华歆去捉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华歆砸门破壁,把皇后拖了出来。)这件事因为《资治通鉴》中记录了,所以在《资治通鉴》成书以后,华歆基本就被定性为奸臣了,《三国演义》也采用了这个说法,所以从此华歆的坏名声就人人皆知了!但是在《三国志》以及裴注中都没有这个说法,所以这种说法也就有待考证!希望有关专家考证后还华歆一个清白!

    在《三国演义》中,像华歆这种冤案还有很多,比如魏延c王朗等等,以后我们会一一讲到。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