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汉朝的历史能再延续长一些!

    这里我要说下,我刚才提到的高句丽与高丽是不同的。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高句丽是中国的政权还是朝鲜的政权现在是有争议的,因为他有很大一部分领土在中国东北,前400年的政治中心在现在的吉林!而且后来高句丽与曹魏之间还发生了战争!公元244年,曹魏摧毁了高句丽的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最后,高句丽是在公元668年,被唐王朝灭掉的!而隋朝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东征高句丽失败有很大的关系!而高丽是高句丽灭亡后250年三韩人王建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的国家史称王氏高丽,王氏高丽名字起源于高句丽,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而不是一体相续的朝代,因为王氏高丽与高句丽领土95%以上不重合,语言不同,历史年代跨度过大(超过250年的差距),所以,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地方政权(现在中国专家的看法)!我们以前把高句丽与高丽混为一谈,只要的因为受《宋史》的错误记载所影响!所以从这我们可以看到,修史正确性是要摆在第一位的!

    还有反董联盟里的其他人我们也来说说。冀州牧韩馥,刚才说过了墙头草,他负责驻守邺城,供应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孔子的子孙,他最擅长的是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清谈高手,能把枯木给说活了,你说多厉害,去茶馆做说书先生是把好手,去《百家讲坛》露一手估计也能红),他驻军在颖川!兖州刺史刘岱,裴注引《英雄记》说:“岱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说明这人道德品质是很好的,后来他是被黄巾余党杀害的!还有要说明的是兖州刺史刘岱与曹操部将刘岱,同名同姓同字(字公山,同字应该也是记载错误,应该没这么巧的事),但并非同一人。《三国演义》将此二人错当成同一人,因此在书中两人的事迹多有混淆。河内太守王匡与袁绍以前驻守河内。陈留太守张邈,《三国志》上说他“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评价很高啊)!东郡太守桥瑁,《资治通鉴》说就是他“诈作京师三公移书”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然后才成立的反董联盟!山阳太守袁遗,据《典论》说,曹操给他的评价很高啊:“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曹操)与袁伯业耳。”济北相鲍信,他与曹操亲近,后来为救曹操而死,其子鲍勋后来官至宫正(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次官,因御史大夫多不设,所以此职位相当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代理检察长职务)!

    还有名将皇甫嵩,他在平定黄巾起义后,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今陕西扶风县,伏波将军马援c班氏父子的故乡)。京兆尹盖勋秘密与皇甫嵩商议讨伐董卓。正在这时,董卓也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皇甫嵩的长史梁衍向皇甫嵩建议说:“董卓在京城抢掠,随自己的心意废立皇帝。如今征召将军,大将有性命之忧,小则会受到羞辱。现在乘董卓在洛阳,天子到西方来,将军统率大军迎接皇帝,然后奉皇帝之命讨伐叛逆董卓,向各地将领征兵,袁绍等人在东边进攻,将军在西边夹击,这就能生擒董卓!”皇甫嵩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接受了征召,动身去洛阳。盖勋因自己兵弱不能独立,也回到洛阳。董卓任命盖勋为越骑校尉。河南尹朱俊对董卓分析军事形势,董卓轻蔑地说:“我百战百胜,胸中自有主张。你不要胡说,否则你的血将玷污我的宝刀!”盖勋说:“从前武丁那样圣明的君王,还请求别人提建议,何况象您这样的人,竟要封住别人的嘴吗?”董卓于是表示歉意。

    这里要说明的是皇甫嵩当然没参加反董联盟,因为反董联盟在东部,而皇甫嵩带兵在西,还有名将朱俊这时在京城做河南尹,自然也不可能带兵!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劝皇甫嵩讨伐董卓,皇甫嵩都没同意,而去京城述职,我以为那是由他的人品与性格决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