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俞程文摆摆手:“不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知道,洋人占着我们的地盘,早晚要出事,连新政府都不敢跟他们较劲。”

    “何况我们自己的商行,养活的总是我们华夏自己人。”凤笙道。

    俞程文点点头:“也是。”

    凤笙又说起买米的事,俞程文连连点头,两人好好商量了这事。

    七号上午,凤笙带着满满几行李箱衣物,跟长辈道别后坐车回段家。

    早早的,段老太太就带着家里所有人在门口等着了。

    待汽车进了八宝胡同,负责看风的小厮跑回来报信:“来啦来啦,大爷大奶奶回来啦。”

    汽车停在大门口,凤笙下车后,老太太拉着她问:在娘家住得好不好?伯烽待她好不好?去省城的行礼收拾妥当没有?准备让哪几个人跟过去?

    凤笙说:“都好,就准备带春雁一个,用不着那么多人服侍。”

    老太太不乐意,觉得这样有失段家大奶奶的气派。

    回头吩咐傅妈:“你跟过去服侍大奶奶的汤水。”又指了身边一个叫碧玉,一个叫翠莲的大丫头,让凤笙带在身边。

    碧玉二十三,比凤笙大,翠莲小些,跟春雁同岁,都是十八。

    凤笙再三推辞,老太太就说:“伯烽公馆里虽然有下人,但老家带过去,是老家的脸面。再说公馆里的人粗手粗脚,哪有家里的丫头细致?”

    凤笙挨不过,只得答应。

    三太太打趣道:“伯烽媳妇这还只是去省城,您就忙这忙那,恨不得让身边人全跟过去,要是到时候有喜了,您还不得亲自买张车票赶去省城呐?”

    “这张嘴,得拿多少金锞子才堵得住?”老太太大笑,随手拨下食指上一枚宝石戒指给她。

    三太太喜滋滋地拿在手里冲大家晃了晃,道:“收了您的礼,回头到了省城,我会记得好好照看您的宝贝疙瘩。”

    “这见钱眼开的老三媳妇,等着讹我的东西呢。”老太太看着大太太二太太,“往后她不在我跟前,做生过节都讨不到我的礼,是她的损失。我是想她赶快走,免得再惦记我别的东西。”

    大太太二太太纷纷道:“您一向疼媳妇们。”

    三太太扬着眉爽朗地大笑:“哎呦,幸亏您提醒得早。我可记下啦,明年三月逢您做生,今年年末年节里,一定准时回来给您磕头。”

    段明月朝她直竖大拇指:“三婶婶这个主意好。”

    大太太悄悄瞪她,示意段明月注意规矩。

    老太太笑倒在榻上,直骂三太太“是个钻进钱眼里的”。

    凤笙听到这儿,问三太太:“三婶也一块去省城?”

    三太太点头:“为了让老祖宗放心,我得给你保驾护航呐。”

    老太太笑道:“别听她的。老三在省城几年,她也该去看看了。伯炎几个小的也得去省城念书。”

    三太太以为凤笙担心去了省城后不习惯,就安慰她:“省城其实也没什么稀奇,无非就是东西多点,人打扮得花俏点。要我看,还没有咱们老家好,住着清净。”

    老太太频频点头:“是这个理。”

    凤笙知道老太太跟三太太这是在给自己鼓气,怕她去了省城露怯,心中感念,很有些不舍。

    老太太劝她:“你还能跟我们几个老的过一辈子?别犯傻,高高兴兴跟伯烽去省城。你没瞧见七丫头,这几天快乐疯了,巴不得早点离我远远的。”

    段明月红着脸,抱着老太太喊冤枉撒娇,凤笙也看得笑起来。

    晚上大太太赵氏特意叫了凤笙过去她屋里,私底下跟凤笙说:“老大年纪不小了,还没一子半女,你这次跟过去,在子嗣上要多上点心。”

    凤笙道:“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