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第44章 业余考古(三)
吴映三的伙计们一听说没有宝贝都有些泄气,热情顿时减了大半。
罗启平对大家说:“不管下面埋的是什么,既然已经来了,我们也不能半途而废,大家吃完饭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就开工。”
第二天天刚亮吴映三就带着伙计开工了,罗启平也好奇地来到现场。
昨天他们只是在沙丘顶部成一条直线,间距两米开了四个探洞。今天他们计划以这四个沙丘顶部中心为基准,还是以两米乘两米的间距大范围探查底下土层,力求探测出这个遗址的范围。
在打探洞的时候不时从底下带出一些陶片c骨头c木屑。吴映三解释说:“这些东西并不能说明这是一个墓葬,因为陶器是那个时候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骨头也不一定就是古人遗骸,这些碎小的骨片如果没有仪器单纯用肉眼是无法区分人骨和兽骨的。”
经过一整天的探查,这个遗迹的大致范围确定了。这是一个正方形的遗址,长宽基本都是二十米,是在平地上的一个建筑群,说是建筑群是因为这里不是一个建筑,而是有几个建筑组成的,具体几个还说不准。中心区域,也就是沙丘部分应该是一个类似祭坛的土台,上面曾经有石木建筑。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吴映三向罗启平通报了进度情况后建议:“我觉得大面积开挖不利于保护文物,咱们最好是从一个角开始,逐步向中心区发掘。除中心区顶部外,其他地方上面一米到一米五十都是沙层,可以用挖掘机把沙子挖走,这样进度就快了。”
说干就干,罗启平和朱永臣连夜用挖掘机在沙丘周围清理出一个环形大坑。第二天一早才发现中心的沙丘果然是一个底部由石头垒砌的平台,而且石台上部是被认为拆除的,条形石块就丢弃在旁边。
吴映三他们的发掘是从东南角开始的,他们用小铁铲一点一点的挖开土层,遇到土层中有异物的时候就用木片c竹片一点一点的刮。这与罗启平所知道的考古没有二至,他甚至怀疑这些人压根就是专业的考古家而不是盗墓出身。
第一个出土的还可以称之为器物的是一个破损的陶罐,虽然其他几个人对这个东西没多大兴趣,但吴映三却一脸的兴奋,他仔细地观察这个已经碎裂成几块的陶器,自言自语道:“嗯,工艺很成熟,与战国时期的陶器相比丝毫不逊色。”
罗启平也走过来看着,问:“这个值多少钱?”
吴映三摇了摇头说:“这个陶片对于考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如果当古董买一块钱怕都没人要了。”
“那你能从这上面看出什么吗?”
“从着上面能解读的东西很多,比如说我们可以判断出当时的陶器生产已经非常普及,从工艺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匠制造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整体生产水平并不是我们想想的那样低。”
“哦?你是说这下面一定会有更精美的东西?”罗启平兴奋地问。
“我相信会有,但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为了不影响吴映三的发掘工作,罗启平就走开了。他来到了临时搭建的厨房,想看看九路又准备了什么好吃的,突然他发现九路的脸色不好,见到他还有意躲闪目光。
“九路,你有什么心事吗?”
九路站起身说:“没,没什么。”
罗启平尽管感觉出不对头,但也不好再问什么了,就转移话题说:“我们去搞一只羊来怎么样?现在作料都齐全,晚上我们做一只烤羊好不好?”
“那好啊,从这里一直向东,在沙漠的边缘有个小镇,那里能买到很多东西。”
罗启平和朱永臣打了招呼就驾驶皮卡和九路上路了。
在路上,罗启平又提起了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