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路和归宿。他们经过豫州,到了徐州,再到青州……。一路上看到人民流离失所。有登木而栖,有悬釜做饮,有钓鱼糊口,有猎兽而食,为生计艰难奔波。此情此景,使文命心里万分难受!更加坚定了他治理洪水的决心。

    一日,他们走到了一丘陵。只见那土丘之上有许多茅屋,参差不齐,人们都挤在上边。他们上到丘岭以后,辗转在茅屋之间,观察着饥饿的fù幼老弱,甚觉心寒。正走间,忽听得有琴弦之声从东边一茅屋传出。这种凄惨悲凉之地,竟然还有琴声,文命甚感奇怪。于是,就随琴声而去。走到那茅屋旁,文命从茅屋的窗子里看到,里面有一白髯老翁在那里鼓琴。他便站在门口观看。

    只见那老人道貌岸然,衣冠楚楚。虽年迈却精神饱满。文命料这个老人一定是个有道之人,顿觉肃然起敬。他想进去拜谒却不敢打扰,只好站在门口听琴等待。

    一曲终了,老者抬头看到了文命等人,开口问道:“你等何人?到此做甚?”

    文命慌忙回答:“我乃崇伯鲧之子文命,为寻治水之法,到处走走。”

    老者听罢道:“孺子相貌不凡,小小年纪就忧国忧民,将来必成大器。老夫有幸,见到你非常高兴,请坐到屋里叙叙。”

    恭敬不如从命,文命三人进了茅屋,随便找了个木墩坐下。坐定以后,文命便请教老者姓名。老者答道:“老夫姓大成,名挚。贵公子年少有志,怀抱大志,也算是老夫的一个知音。”

    “老者也在研究治水吗?能否请教一二?”文命听罢,哪肯错过?急问。

    “老夫在洪水泛滥之初,曾为治水奔走了几年。发现这洪水是天地之大变故所造成,不是人力所能为的。共工孔壬的治水办法根本就无济于事。听说帝尧因他治水不力,懒散渎职,将他降为庶民,又命你父统领治水。据说你父用筑坝拦洪之法,在孟门、龙门一带筑坝。以我之见,亦是闲费力气。”

    “何以见得?”

    “前些年,北方之地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地震、火山bào发,使高岸为谷,深谷为山。地形的变动,使北方之水流入中冀。洪水越来越大,这种天地之变故,人力如何能抵抗?你父筑几道堤坝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说不定水太大了把那堤坝冲垮,还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文命听了,觉得老者对治水还真有独到的见解,和自己的看法完全一致。便说道:“老者之言甚善,愿听教诲。”

    “虽然天地之变故非人力所能为,但人事总是要尽的。天地之巨变,也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几万年才遇到一次。现目下不可能再有什么变故了,如果现在能想办法因势利导,把这滔滔洪水设法排走,既便根治不了,亦能减轻灾害。人虽然说不能胜天,但只要尽努力,起码目前这种状况是会有所改变的。”

    大成挚的一番话,使文命顿开茅塞。文命决定立即改变行程、计划,不再往前走了。他已经预感到父亲治水必败,他不能眼看着父亲的数年辛苦变成一场灾难。于是,他立刻下了决心,决定二次北上孟门规劝父亲改变方略,帮助父亲治服洪水。采取非常措施,挽回这个局面。

    此时,天色已晚,他们几个人就在大成挚的茅屋里草草住下。文命借机又向大成老伯请教了一些他遇到的一些疑难。这一夜自然收获不小。

    次日一早,文命就告辞了大成挚,动身返回北方。文命非常担心的是父亲的那些堤坝。所以,日夜兼程,不敢耽误一刻。返回途中,走到雷首山的顶端时,大雨倾盆,把文命三人浇得象落汤鸡一样。

    山梁西边的岭上有一间小庙,三人疾步向小庙跟前走去。

    “诸位赶紧进屋!”守庙老人见来人被雨淋得很狼狈,急忙开门让进。

    进了庙门,他们赶紧脱掉衣服,拧干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