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尧同意以后,他带上百官到帝宫门前去迎侯舜及二位帝女和九个帝子。

    百官出了宫门,及远望见舜一行人等走了过来。二女、九子大家都熟悉,就是中间走在前边的那个人不认识。大家猜测,那个人肯定就是帝尧的女婿舜。

    那百官睁眼细观之后,一个个都大失所望。只见那个舜身材不高,因cāo劳谨慎太多,背也有点驼了,体貌非常一般。不知谁说了一句:

    “就是这么一个人,竟然有这样的大德,竟负这样的大名,甚为可异!”

    说话间,舜一行已走到近前,大家这才细看清楚,都觉此人确实不凡。面貌虽说黑了点,但太上员首,龙颜、日衡、方庭 、大口,面颔无毛,两个眼里都有一对重瞳仁,举止行为果然一表非凡。

    百官和舜见面以后,少不得相互介绍,道贺、祝福。簇拥着走到帝宫旁边的几间厢房前。

    内待们殷勤地安顿好一行人的行囊后,便让客人们先歇息下来。

    稍歇片刻之后,内侍安排远客们吃了一点便饭,便安排他们休息。。

    走了几天的路,也确实有点累了,舜等与众人告辞后,便回房歇息,当日无话。

    次日,帝尧视朝,着内待把虞舜带进大殿。群臣百官侍立两旁,大殿之上庄严隆重。虞舜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不免有些拘束。

    今日朝堂,帝尧没做其他安排。行礼即毕,即设飨(xiang)礼((古代一种隆重的宴饮宾客之礼。)),飨礼既终,继以燕礼(1.古代天子诸侯与群臣宴饮之礼)。燕礼结束,大家便开始谈论。

    一开始都是一些客套话,后来渐渐谈到治国安邦、济民济世的正题上。帝尧问舜道:

    “我yù使天下之民都来归附,用什么方法最妥?”

    舜答道:“以臣之见,有三种方法。第一是执一无失;第二是行微无怠;第三是忠信无倦。能够做到这三点,天下之人自然会都来归附。夫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与外,行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耶,夫有何足致也。”

    “那么,我们应事什么?”

    “应该事天。”

    “我们应任什么?”

    “应该任地。”

    “我们应该务什么?”

    “应该务人。”

    “那么人情何务?”

    “人情甚不美,问他做甚?”

    帝尧听了舜的这番对答,非常满意!

    下朝以后,帝的二女、九子都去了寝宫,探视自己的父王。帝尧心疼地询问道:

    “你们在乡间生活能习惯吗?受委屈了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能习惯,不受屈。”

    帝又问道:“这一时期,你等通过和舜的一起相处,观察肯定详细,对这个人的看法如何?”

    一提到舜,儿女们的话就多了,你一言,我一语。谈了舜的齐家、处世、品德、才能等等,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舜在处理家庭关系上的那种惊人之举,都很佩服,甚感那是常人极难做到的。

    向儿女们了解清情况之后,帝尧觉得四方诸侯领袖们没有推荐错人,自己的历山之行没有白去。这个虞舜的内修、外行确实纯美无疵,自己没有选错人。且不说二女终身有靠,就是这万里江山,也有了继承之人了,心里甚感欣慰。

    隔了一日,舜去见帝。这是他们翁婿二人第一次私下的面谈。翁婿二人谈了很长时间,趣味相同,话很投机。尤其谈到治国安民,帝尧觉得虞舜的确很有见地,心里非常满意。jiāo谈快要结束的时候,帝尧突然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想让舜来解答。

    “有一年,宗脍、胥、敖三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小国)不尽臣礼,我想起兵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