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憎团的制度;竭力反对“婆罗门第一”,主张“四姓平等”,对众生仁慈温和,提出释迦弟子不讲种姓高低,只按长幼分序。弘扬他的佛学思想,推广他的理想,直到80岁逝世。

    释迦牟尼的思想赢得上升的“第三等级”支持,在印度迅速得到了发展。印度是一个重视哲理c富于想象力的文明古国。随着佛学思想的广泛传播,僧徒的增多,关于释迦牟尼富有魅力的经历,在信徒中传播得越益神奇,释迦牟尼从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成了宗教的偶像,变成了神。佛教的理论日益繁琐,持格的佛教派别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带有自由色彩,更多神话要素的内容使释迦牟尼的思想更加宗教化。

    在一个神话传说众多,重视巫术的社会里,这种神化是必然的。释迦牟尼的被神化,为佛教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蓝本。伴随着佛教的产生,用形象和比喻的的方法宣扬佛教教理的佛教艺术也随之初现。佛教艺术在印度固有艺术的基础上发展了起来,起初是在孔雀王朝的第三代王阿育王时期(公元前268一前232年)在摩崖和石柱上刻制敕文,被称为阿育王石柱,石柱上端雕刻着华丽的柱头。

    在阿育王法敕石刻中还有建立佛塔的记载。塔是古代印度人的坟墓,上面用土垒高,有的外面还包砌石块,塔下埋着死者的遗骨,塔上布满了精美的雕刻,是祭祀的对象。同时,在山地又开凿石窟,修建寺院,雕刻造像。彩绘壁画。早期的雕像,大部分为浮雕。立体感不很强。人物多为正面直立像,造型显得臃肿。面部表情僵硬呆板,缺乏生气。尽管对其装饰,如头巾c佩戴的珠宝饰品等都怍了精心的刻划,但却不能掩饰那些刻板的造型。而雕刻出的动物则比较细腻,形象较逼真。这些特点正是印度古风艺术质朴风格的体现。

    在紧接着的巽加王朝(公元前187一前72年)和萨特瓦哈那王朝(公元前30年一公元3世纪,百乘王朝)时期,阿育王发端的佛教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著名的巴尔胡特和山奇大塔,或是巴雅和阿旃陀石窟,都是建筑庄严宏伟。雕刻生动精美。这个时期的佛塔和石窟雕刻中,佛教艺术表现的题材,如本生故事c佛传图c保护神c装饰纹样和供养人等内容都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崇拜的主要对象——佛的形象却没有出现,而是以菩提树c法轮c伞盖和足迹等替代。后来的贵霜王朝刨造了佛的形象,在恒河中游,今新德里西南,发展成为“马图拉艺术”。

    公元4世纪(公元319—540年)兴起的笈多王朝时期出现的“笈多艺术”,是印度佛教美术发展史上的高峰。所有这些艺术至今仍是印度史上的辉煌及其艺术珍宝。阿育王时期佛教的又一发展是向印度四周传播。最早传到印度南面的斯里兰卡。这里修筑的大塔周围增加了成排的石柱,装饰着美丽的柱头;后来。又产生了著名的狮子岩锡克利亚壁画。

    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到犍陀罗地区。这里是古代沟通亚欧陆路交通的十字路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早期,曾被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占领,建立了一些希腊化的城市;后又统一于印度孔雀王朝。佛教传人这里时。当地的许多希腊人皈依佛教,建塔,修寺。供养舍利,。

    公元l世纪中叶。原居住于华国的月氏人在此建立贵霜王国,其三世王迦腻色迦效法阿育王尊信佛教。在境内推行佛法,举行结集,一时大乘佛教兴盛,建塔修寺,雕琢石刻佛教艺术之风盛行。贵霜王国的人们刨造了佛教艺术史上久负盛名的“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艺术的另一功绩是创造了佛的形象。贵霜王朝时期的佛教以大乘为主;又继承了孔雀王朝活跃的文化艺术,并发扬光大,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这里受希腊罗马的自由思想的影响,希腊罗马早有制作各种神像的传统,在这里,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