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太后并不在大殿中,而是在东面的侧殿里,斜倚在坐榻上,咏蓝正在旁边为她用花露揉着太阳穴。
只见她眉头紧锁,仿佛正头疼得厉害。叶疏烟趁着太后闭目养神的时候,抬头打量了太后一眼。
只见太后不过四十五、六岁年纪,眼角的鱼尾纹已经十分明显。额上束一根白狐皮镶珠的抹额,脸色比殿选时显得苍白了许多。
殿内燃着四个炭炉,温暖如春,但太后依然束着抹额,看来她是有遇寒而犯头风的病症。
想起刚才皇帝走时颇有疲态的那一声“嗯”,叶疏烟知道,朝堂政事必定是十分棘手的,否则不会令太后如此愁烦。
偏偏这时候来谢恩,叶疏烟自觉运气不好,太后脾气有些古怪,也不知众人会不会又惹太后不悦。
这时,龙尚功率众女官整齐地立于侧殿中央,咏蓝姑姑才低头提醒太后道:“太后,龙尚功及属下前来谢恩。”
太后听了,方睁开眼睛,略直了直身子。
龙尚功在前,上官司制、金司彩在第二排,崔典制、赵典彩、余典彩、叶疏烟则站在第三排,众人见太后睁开了眼睛,纷纷行礼:“奴婢参见太后,愿太后千岁,万福金安。”
太后素手掩在宽阔的衣袖里,只露出了指尖,微微虚抬一下,道:“平身罢。”她没有一丝笑意,也没什么兴致见人。
龙尚功一见,不由得紧张起来,这样的情况下,稍有言语不当,便会令太后大发雷霆,谢恩变成挨训。
咏蓝姑姑暗暗对众人笑了一笑,便奉上一盏香茗,让太后润润喉咙。
太后接过香茗,品味了一口,似乎尝到了自己喜欢的味道,这才慢慢舒展了眉头。
咏蓝姑姑见状,对龙尚功点了点头。龙尚功会意,笑道:“太后近日对尚功局多加封赏,奴婢等诚惶诚恐,特来谢恩,请太后训示。”
太后将杯交给咏蓝,举目将龙尚功身后几人略看了一遍,目光停留在一直低着头的叶疏烟身上。
今日的叶疏烟,身穿水碧色的典制服,发髻高挽,干净利落。
四支碧玉钗插在鬓发之间,耳戴两颗简单至极的玉珠耳坠,除此之外再无装饰。
身姿窈窕,面容纯净,目光清澈,肤色白皙,整个人犹如是和田白玉雕成,泛着温润的柔光。
太后看得有些失神,一时竟无法将她和当初殿选时那个“盛唐艳妃”联系起来。
她看了又看,依然难以置信,才问道:“哪一位是叶典制?”
叶疏烟心下一惊:怎么太后一开口就点她的名?她缓缓抬起头来,却不敢直视太后:“启禀太后,奴婢正是叶疏烟。”
太后听到这声音,终于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
见叶疏烟前后改变如此大,一改妖冶俗艳的风格,变得清丽可人,太后终于露出满意地微笑,对龙尚功道:“龙尚功将人带得很好,也难怪尚功局近日来屡建奇功。”
龙尚功闻言暗喜,却说道:“太后如此夸赞,奴婢愧不敢当。六尚局皆因太后费心主持,才能有今日气象,奴婢等不过是尽自己本分,万万不敢居功。”
话音一落,众人皆忙称是,纷纷奉承。
太后主持六尚局事务,其实也十分操劳。她正值盛年,尚未到该颐养天年的时候。恰好皇后又要费心照顾大皇子,于是太后便顺理成章地管理着六尚局直到如今。
也许是操劳过度,因此她的头风之症这一年多以来变得更为严重,兼之人到中年,脾气时好时坏,才让人捉摸不定。正因如此,才喜欢听好听的话。
众星捧月,太后分外开怀,竟赐座给了龙尚功。如此一来,殿中的气氛倒是和缓、融洽了不少。
叶疏烟自从听说要见太后谢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