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总部是最理想的。

    这个安排将使您的计划和影响力在指导各总部的战略中发挥作用。您在这方面的观点我非常欣赏。 富兰克林.D.罗斯福(注一)接到美国总统的密电,面对罗斯福的"商榷",蒋委员长非常"赞同",而且是兴高采烈地接受,在一张笑得合不拢嘴的著名照片中,就可见蒋介石此时之心情。昔日还是一国之委员长,一夜之间成了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用春风得意来形容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最恰当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委员长在笑纳"最高统帅"同时,"聪明"地要求美国总统能派员来华担当"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参谋长。

    既然战区统帅都提出了要求,在蒋介石"希望"派遣"参谋长"没多久,"参谋长"果真来了。

    华盛顿特派遣陆军中将约瑟夫.W.史迪威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史迪威于1942年3月4日抵达重庆任职。

    罗斯福总统不可能在这里摆放个"闲人"。美国政府认为,在华期间,史迪威将军将负有如下使命:

    一、监督、管理美国援华军用物资的分配和使用。

    二、在战区最高统帅统辖下,指挥所有在华美军及经指定的中国军队。

    三、作为美国军事代表,参加在中国举行的一切国际军事会议。

    四、管理和改善中国境内滇缅公路运输。 (注二)…够了,仅凭这几点,就为蒋史的矛盾直至最后分道扬镳埋下伏笔。

    ------------

    都是铮铮铁骨硬汉(1)

    ------------

    (一)史迪威1942年3月初来华就职,6日正式拜会他的顶头上司、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11日,即飞赴缅甸腊戊,指挥从中国开入缅甸的新五军、新六军两个"远征军"与步步从泰国紧逼过来的日本军队作战。

    一定要保住"滇缅路"这条对外通道。地面和空中,能保住一头,中国的大门就不至于被关闭,这"战"就能抗下去!

    从国内打到国外,惨烈的地面战斗徐徐拉开帷幕…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新五军、新六军进入缅甸后,开始还不错,200师第一仗就在同古歼敌三百余名,给日军来了一个下马威。守卫在这里的英军见中国人来了,头都不回地立马走掉。

    出师告捷,本应再接再厉,但很快,矛盾就有了。

    二百师接防同古,史迪威决定中英双方应该趁势一鼓作气,把日本人的气焰彻底打下去。他准备再组织力量在平蛮纳会战,于是,他让九十六师迅速投入,让五十五师穿chā。然而,让他料想不到,杜聿明、廖耀湘拒绝从命-因为"校长"在重庆指挥他们要在曼德勒会战。

    远征军、皇家军队,蒋介石、史迪威,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一国三公,心怀各异、阳奉yīn违、明服暗抗、朝令夕改,全都搅成了一锅粥!

    曾在中国住过多年,自知熟悉中国"国情"的史迪威真是犯了难。

    好容易把两边都沟通了,工作也做好了,部队已经摆开阵型,布好口袋,只等日本人往里钻,也不知英国人喝了什么迷魂yào,突然撤离摆在右翼的第一师,退守仁安羌,跑到那里与其装甲第七旅汇合,随之即被日军三十三团包围。

    一切和远在万里之外丘吉尔首相率领民众抗击德国入侵的大不列颠景象相反,缅甸的英国皇家军队在日本人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丢尽脸面。

    丢脸的事情还在继续,面对只有两个联队的日军,有七千余人的英军竟然想不出任何办法突围,只能向远征军、向史迪威发出求救。

    在关键时刻,孙立人率领他的三十八师赶到了。据说,如果三十八师再过一天不到,英军就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