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忆代表郭杨二妃,来到晋王府中禀告事情,青云为首,很多人都怀疑若忆诈降,欲杀之而后快。
若忆不慌不忙,坦然自若,冲着晋王一抱拳,“晋王千岁,臣一心一意效忠,甘愿写下书信与众好友决裂,千岁若对臣有所怀疑,请将臣立刻推出去问斩。”
赵佶一时间也犹豫了,自己一直和个大反派有联系,对于江湖中的事情也有略之一二,但是现在若忆统领禁军,是个大帮手,在现在这种场合又比这些江湖人有用的多。
晋王亲自斟了杯酒,递了过来,“若忆,别当真,青云掌门和你开玩笑而已。”
若忆看了青云众人一眼,把酒接过,一饮而尽。
“多谢王爷,微臣还要去拜见王妃娘娘,告辞了。”
若忆一副十分不满的表情下了观月楼。
青云有心再说几句,又一想,赵佶这人喜怒不定,还是不要自讨无趣的好,如今在人家门下混饭吃,所以做了另外一番打算。
中秋佳节,若忆不在身边,世杰多少有些失落,和兄弟们一起饮酒也是三心二意。
仁杰笑着过来安慰,“大哥,放心吧!若忆不会有事的。”
世杰知道仁杰此时的心里也不好受,文荟一去不返,音信全无,他怎么能不着急?仁杰不但对文荟有情,和文俊更有意义,出了这样的事情,还不知该如何向文俊交待。
“仁杰我想明天晋王就会有所动作,大战在即,我们还是抛开杂念吧!”
皇宫中,皇上与太后,皇后众妃子一起赏月,突然若忆拿着一封信急匆匆地跑来。
先行了礼,然后说:“陛下,臣去天牢巡查,发现了智郡马的诗。”
说完递了上去。
皇上接过来一看,满面怒容,把酒杯摔在了地上。
太后一看不对劲儿,夺过来自己看,上面是一首诗
文韬武略一英豪,淡泊名利江山保。
自古昏王宠姬妾,宁愿江山拱手抛。
纵有忠心映日月,难感爷家锋利刀。
与其忠良含恨死,何不举兵效黄巢?
“反了,真是反了!”
太后气得差点晕过去。
若忆跪倒,“陛下,智化提此反诗定有反意,请陛下早做定夺。”
皇后慌忙跪倒行大礼,“陛下,此等乱臣贼子,当杀!”
杨妃郭妃暗笑,看来皇后真的是怕受牵连。
“若忆,明日一早,你率领禁军,把智化和李月儿送到无人,朕明日要当朝下旨。”
若忆等皇上,皇后,太后都休息了,把消息通知了晋王。
晋王闻听不甚欢喜,大厅之中一片欢声笑语,展望美好未来。
同时告诉若忆,在开刀问斩之前,打开宫门,放晋王府的人马进宫,并且帮助杨郭二妃控制皇上太后,皇后等人。
次日早朝,皇上在朝堂上宣布了要问斩郡主李月儿和郡马智化,并说明原因,只有范仲禹等人求情,包公等人并不敢上前,晋王更加觉得是这些人是怕受到牵连。
最后皇上还是下旨,把李月儿智化在午门斩首示众。
无数忠臣义士摇头叹息,但是罪证确凿,的的确确反诗是出自智化之手,无法求情。
囚车木笼,押定月儿和智化,从天牢出来,到午门问斩,消息不胫而走,无数百姓涌上街头,街头巷尾人山人海,万民同心,高喊:“郡主无罪,智大侠无罪,请皇上收回圣旨。”
喊声一浪高过一浪,老少妇孺纷纷跪倒,从天牢到午门水泄不通,官兵押着囚车寸步难行。
此时的晋王府中,也是在紧张的分兵派将,让王府的三千守军,在若忆的帮助下化妆成禁军,暗入皇宫,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