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仔细的观察者眼前的这张扶苏公子的画像,画中的扶苏公子一身雪白的先秦时期的深衣长袍,头戴六寸白玉冠,正负手立在山顶之上,面如冠玉,潇洒异常。身后耸立着几棵高大的柏树,更是凸显的扶苏公子气质高雅,卓尔不凡。画像右侧有一处空白,上面附有一首诗。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对于扶苏公子这个历史名人,田丰是知道的,加之他的家离扶苏墓本就很近,所以田丰更是了解。
大概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被始皇帝寄予厚望的人,据说扶苏之母始皇后是楚国人。她特别喜欢唱《山有扶苏》这首民谣,《山有扶苏》就是画像右侧附的那首诗,秦始皇便将二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
秦始皇的长子,一个有才华有远见的人,因为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等事情,被父亲贬到上郡监督军务。最后被赵高等人捏造罪名逼其上吊,这位有德有才的太子就这样的被杀害。田丰一直觉得这是秦朝最大的一件憾事。后来,陈胜吴广等人,包括项羽叔侄造反都打的旗号是“为公子扶苏报仇”,就因扶苏在民间有很深的影响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他身先士卒c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他爱民如子c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身为秦始皇长子的扶苏不同意父亲焚书坑懦的举措,多次上书谏议,劝阻秦始皇。他认为“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赶快中止错误的举动。扶苏的劝谏触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监蒙恬的大军。
后来嬴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不幸病逝。秦始皇临终以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胡亥阴谋篡改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即皇帝位。同时另书赐蒙恬和扶苏死,并“数以罪”。胡亥的使者奉书到上郡,扶苏打开诏书知必死无疑,遂准备自杀。大将蒙恬曾经起疑心,力劝扶苏不要轻生,“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愿背礼,旋即自杀于上郡军中。
扶苏为守孝道称“父王没命,尔等各守其职”。
最后,赢政没有来的急把皇位传下就撒手人寰,在身边的只有赵高,赵高想胡亥即位。于是他们密不发丧,还未曾告诉任何人。最终复苏和蒙恬都被赵高和胡亥害死,三年之后秦朝亡国。
在这个时空的扶苏的事迹,田丰也从那本“新版”历史课本上略微的有所了解,扶苏出生之前是标准的战国时代,七国争霸,与田丰所知道的历史完全一样,但扶苏出生不久,位于最东方的战国之一齐国一代雄主齐太祖田寻即位,这位雄才大略毫不逊色与秦始皇的一代雄主凭借齐国丰厚的家底使齐国进一步强大起来,逐渐开始向外扩张,而扶苏的父亲秦王政则错误地低估了齐国的崛起程度,采取与齐国结盟的政策,也就是远交近攻,秦国依靠强大的武力常年与魏赵楚常年大战,而齐国多采取外交,恐吓等手段智取大片土地。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扶苏便看出了齐国才是秦国真正的心腹大患,他建议秦国应当休养生息,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