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王。

    ③夏建所:即夏九鼎,字玉铉,又字建所,号璞斋,嘉善人。受业顾宪成,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浮梁知县,改衢州府学教授,卒于途。

    ④温良:温和善良。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

    壬辰年,我入京觐见皇帝,遇到了夏建所,见此人虚己待人,谦虚之光逼人。我回去后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某个人发达的时候,在降福给他之前,先开启他的智慧。这个智慧一经启发,则浮躁的人自然变得沉稳,放肆的人自然会有所收敛。夏建所这样的温和善良,一定是上天启发了他。”等到发榜,他果然中了进士。

    【点评】

    壬辰年,了凡先生到京城觐见皇帝。先秦时代诸侯朝天子称“觐”,后世之王公百官、外国使节等进谒皇帝,称“觐见”。了凡先生在京城遇见了夏建所,见他神情谦逊,谦光逼人。了凡先生回去后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将要使某个人发达的时候,在降福给他之前,先开启他的智慧。这个智慧一经启发,则浮躁的人自然变得沉稳,放肆的人自然会有所收敛。夏建所这样的温和善良,一定是上天启发了他。”等到发榜,夏建所果然中了进士。了凡先生认为,只要是有才智之人,一定会谦虚沉稳。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恃才放旷、锋芒毕露之人常会惹来灾祸,如三国时的杨修,聪敏过人,最能揣度曹cāo心思,恃才自傲,结果到最后被曹cāo伺机寻找借口杀掉了。

    ※※※

    ※※※

    江yīn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①,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②。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③。”

    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注释】

    ①甲午:指1594年。

    ②遽(jù):立刻,马上。

    ③相公:旧时称读书人为相公。明、清科举考试进学成秀才的人,也被称为相公。

    【译文】

    江苏江yīn的张畏岩,积累学识工于文章,在读书人中小有名气。甲午年,参加南京的乡试,他借住在一个寺院中,等到揭榜,他却榜上无名,于是破口大骂考官有眼无珠。当时有一位道人在旁边微笑,张畏岩马上又迁怒于这位道人。道人说:“相公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

    张畏岩更加生气地说:“你又没有见过我写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

    道人说:“听说写文章,贵在心平气和。现在听你这样怒骂,心情不平和得厉害,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呢?”

    张畏岩不由得心服了,于是便向这位道人请教。

    【点评】

    江苏江yīn的张畏岩,下功夫做学问,文章也写得很好,在读书人中小有名气。甲午年,参加南京的乡试,他借住在一个寺院中,等到揭榜,他却榜上无名,于是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考官有眼无珠,以发泄心中憋闷。当时有一位道人在旁边微笑,却无端招惹了他,于是他马上又迁怒于这位道人。道人说:“你的文章一定写得不好。”

    张畏岩更加生气地说:“你又没有见过我写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

    道人说:“听说做文章,贵在心平气和,现在听你这样怒骂,心情十分不平和,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呢?”做文如做人,观人言谈举止、品质xìng格,也能判断一个人的学问做得究竟如何。

    张畏岩不由得心服了,于是便向这位道人请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