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④。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论⑤,此等处最关yīn德。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注释】

    ①婉容:和顺的仪容。《礼记祭义》:“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②习以成xìng:养成习惯,即成本xìng。

    ③格天:感通于天。

    ④自恣:放纵自己,不受约束。

    ⑤格论:精当的言论,至理名言。

    【译文】

    什么叫敬重尊长?一家的父亲、兄长,一国的君主、长官,以及凡是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识见高的人,都应当小心服侍。在家里服侍父母,要内本之于深爱,外表和颜悦色,时间久了便成为本xìng,这就是和气感通上天的根本。在外事奉君王,每做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恣意妄为。每惩罚一个人,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作威作福。事奉君王就要像事奉上天一样,这是古人的格言。而这些方面与人的yīn德最有关联。试看忠孝的人家,子孙没有不连绵不绝而且兴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

    【点评】

    什么叫做敬重尊长?家庭中的父兄,国家的君长,以及凡是年事高、德行高、职位高、识见高的人,都应当小心服侍。古代社会家国同构,家庭与国家、社会的结构是相同的。君、臣、民是古代传统的社会结构,它不过是放大了的家庭结构。“君主”相当于社会中的“家长”,居统治地位,负责发号施令;“臣”为社会里的“家属”,负责执行君主的命令、管理人民;“民”则为社会中的“家奴”,为社会的最底层。“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身修养好了,家政治理好了,国家也就能治理好了。所以服侍好父母才能事奉好君主。在家里服侍父母,要和颜悦色,柔声下气,养成习惯,以成本xìng,这就是和气感通上天。在外事奉君王,每做一件事情,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就恣意妄为。每刑讯一个人,不要以为君王不知道而作威作福。事奉君王就像事奉上天一样,这方面与人的yīn德关联最为密切。试看忠孝的人家,子孙没有不连绵不断而且兴隆昌盛的。所以,一定要格外谨慎小心。

    古代中国深受“三纲五常”思想的影响。“三纲五常”来源于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lún理思想和仁义道德的说教,董仲舒为论证其合理xìng和永恒xìng,用“天人感应论”给“三纲五常”披上了神学外衣。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取于yīn阳之道。君为阳,臣为yīn;父为阳,子为yīn;夫为阳,妻为yīn。天之道就是阳尊yīn卑,阳贵yīn贱,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yīn永远处于从属地位。臣侍君、子侍父、妻侍夫是天经地义。因为“君为臣纲”是第一纲,君主秉天意而行事,所以,君主依天意而行事谁也不能违背。事君如事天,否则,上违天意,下抗君主,违背“五常”,必遭惩罚。董仲舒宣布: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三纲五常”依据天意永远也不能改变,这就使“三纲五常”固定化,系统化,神学化了。“三纲五常”学说是儒家宗法等级思想和宗法等级制度的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

    ※※※

    ※※※

    何谓爱惜物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①;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②。”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ròu,且当从此戒之。

    【注释】

    ①恻隐:怜悯,不忍,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