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副使或佥事充任,称提学道。从此提学成为专管地方教育文化的最高行政长官。

    ⑤年考:又称“岁考”。明代提学官和清代学政,每年对所属府、州、县生员、廪生举行的考试。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凡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皆须应岁考。

    ⑥补廪: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称为“补廪”。

    ⑦当贡:科举制度从府、州、县生员(秀才)中选拔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学子。生员(秀才)一般是隶属于本府、州、县学,除应乡试中举人为“正途”之外,其余未中式者而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以谋求出身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朝廷以备选用。

    ⑧丑时:夜里一点至三点。

    【译文】

    孔先生为我占了一卦,结果是:县考童生时,应当考中第十四名;府考时为第七十一名,提学主持的考试中为第九名。第二年我去参加考试,三处考试的名次都完全符合。孔先生又为我占卜一生的吉凶,他说:某某年会考中第几名,某某年应当升为廪生,某某年可以选拔进京师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入贡后某年,应当被选为四川某方面的大官,在职三年半后,便应该告老辞官还乡。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的丑时,会在自己的床上逝世,可惜最后没有儿子。我把这些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并牢牢记住。

    【点评】

    文中孔术士为了凡先生所做的预测,一般来说,应是运用出生时间的天干地支,也就是俗称的生辰八字,作为起数的依据。孔先生通过对了凡先生生辰八字所成之卦象的分析,将其一生的命运,主要是仕途发展的前景揭示出来,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相比邵雍祖师的神占来说,只能算是雕虫小技,邵雍仅靠邻人五声叩门,就推算出他是来借斧头的。史料还记载邵雍病危时,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专门来看望他,问“从此永诀,更有见告乎?”邵雍摊开双手说道:“面前路径需令宽,路窄则无著身处,况能使人行也。”这对于为人处世及治学筹划都是极有启示意义的。在了凡先生看来,孔术士的术数是很了不起的,故而他要“备录而谨记之”。对预测之术的虔信与他后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孔先生替了凡先生起数所推算的命运是:在第二年的县考中是第十四名,在其后的府考中是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则是第九名。了凡先生十六岁这年,果然考试考取了,并且名次与孔先生推算的完全一致。在这一年内的三次考试中,名次和结果也都一如孔先生所说,可谓毫厘不爽。这令了凡先生内心完全折服,遂请孔先生为他算定终生命运的吉凶祸福。于是孔先生告诉他,哪一年考试会考第几名,哪一年会补廪而成为廪生,作为秀才的一个级别,廪生就可以领取国家发给的米粮了。哪一年可以当贡生,达到秀才的最高级别,获取入太学即国家大学读书的机会和资格。甚至告诉他,在他出贡后的某一年还会当上四川一个县的县长。任三年半后是告老还乡的最好时机,宜辞官退隐。在五十三岁的时候,是年八月十四日丑时离开人世,寿终正寝。还有一点就是命中无子。了凡先生将孔先生为他所推算的一生之流年休咎均备录在案。

    ※※※

    ※※※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①。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②,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

    【注释】

    ①悬定:预定、算定的意思。

    ②廪米: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出贡: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资历依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称为“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鲜于同)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