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争宋最新章节!

    谁都知道:自宋太祖重文抑武以来,朝野上下读书成风,讲真话成风.田锡、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寇准,包拯等一大批直言敢谏之士,得到重用,从而使赵宋王朝出现了百年太平。<-》

    这太平之中自然少不了南衙的功劳,这里说的南衙不是别处,而是皇城之内御史台的办公所在。

    与其他衙门不同,御史台的署衙门而是坐南向(面)北,由此可见说的好听这叫纠百官之偏,说的不好听,那就是与朝廷官员对立才是主要的职责。特别是御史谏官可以“风闻弹事”,也就是说御史谏官听到了某官某事,没有实据,也可以弹劾,即使弹劾错了,也不追究责任。

    可以说这是个让朝廷官员十分讨厌,但又不得不敬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百官迎奉御史脸色行事之风大长。可偏偏现在就有出来和御史台叫板的人,首先是王旁,其次是他爹王安石。

    在朝廷上王旁没少驳了御史们的面子,那都是过往的事,但在今天的朝堂上御史吕诲竟因为弹劾王安石被贬了官,这让本来想看看事情进展的吕公著不得不跳出来。他当然知道,这案子牵扯的人多,但他无疑是想将矛头指向王旁。皇上总不能拿自己人问罪,最后总要有个替罪羊的,韩琦是宰相,王旁只是有个爵位。再说了,皇家有事,你王旁不是专爱跳出来吗?这次你也跳出来一次,是让义子抗罪,还是你来犯包庇之过,总之你得选一样。<h1></h1>

    虽然皇上几乎是把自己撵出去一样的口气,让吕公著出了垂拱殿,但快走到御史台的府衙的时候,吕公著的胸脯又挺了起来。

    走进府衙,三进的大院中正房是御史们办公的地方,吕诲正一脸丧气的收拾着书案上的笔墨纸砚,几个吏胥假装忙碌的出出进进,但又都不经意的好奇的看着吕诲。

    御史中丞被贬官知道外地去了,那谁会是新的御史台的台长呢?(宋代御史台的长官是御史中丞,俗称“台长”。另置侍御史知杂事一人,作为御史台的副长官。御史台下属的监察官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若是以官卑者任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者,加“里行”,称殿中侍御史里行、监察御史里行。)放到现在来讲,御史台的台长相当于纪委书记。

    吕公著之所又打起来精神也是因为这件事,想想如今御史台当中的人无论是默默无闻的谢温,还是号称铁面御史赵抃,论资历都不如自己。若是这次再因为直谏之事,能个更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那这个御史台台长的位置可就是唾手可得了。

    吏胥们见吕公著进来了,赶紧低头做事。吕公著走到吕诲面前,关切的问道:“献可(吕诲字献可),可有需要帮忙之处?”

    “帮什么?咱们平时竟是弹劾别人,朝中上上下下得罪了不是人。若是皇上不袒护咱们,那只有自求多福喽!”他说着话,手中的东西已经差不多收拾到一个方方正正的竹编的小箱里。

    他抱着小箱朝外走:“我要去吏部办交接之事,你也自己保重吧。”

    吕公著微微一笑,他的手正摸着吕诲的书案,想着这书案以后可能就是自己坐在后面,心里正暗自得意。听到吕诲问他,他忙一脸严肃的说道:“献可你大可放心,过几日等圣上看明白王安石父子乃是投机之人,你自然也就回来了。”

    吕诲走了没几步,他又忽然站住转头问道:“晦叔(吕公著字晦叔),你今日又要弹劾谁啊?!”

    “哪有什么弹劾,只不过看到一些事提请皇上重视罢了。”

    吕诲见他似乎不太想说,便也不多问,抱着箱子迈步走出房门。不就是贬官嘛!又不是什么大事,现在皇上信任王安石,自己撞枪口上而已,宋朝不杀士大夫,或者就像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