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6章 炮

    1902年2月7日,光绪28年腊月二十九,除夕。

    今年的冬天显得的往年更冷一下,江边积满深雪。然而,由于开动了蒸汽扫雪机铁路依然畅通无阻,这是一条只有二十几公里长的米轨矿用铁路,连接着码头、铁厂、矿山。

    虽是一条厂矿铁路,但每条侧线上的数列满载着铁矿石的货车,说明了这里矿藏的丰富。这丰富的矿藏使得马鞍山这个原当涂县最荒凉的角落迁来了许多粗野的人,生活开始沸腾起来。

    山坡上是黑压压几乎不见天日的密林,再往上是高耸的光秃山话时,就从怀里取出一个证件来,那是总公司证件,上面钢印清楚不说,最重要怕还是那照片,就透出这人的身份不同来,毕竟其它人无非是写个名字,落个钢印。

    公司大了就是有点麻烦,尤其是上海和马鞍山之间相距几百里地,不是所有的警察都认得坐在那的人是他们的老板,一看到总公司的证件,自然的那警察也就不再问了,不过在转身时,却又看了那年青人两眼。

    几分钟以后,火车开进一个只有两盏煤油吊灯,灯光暗淡的车站,这里位于铁厂和矿区中间,与规划中的厂矿商业生活区不同,这里按规划是马鞍山的工业区,而从江淮路矿公司矿山机器厂就在这里,只不过这里只是挂着个名罢了。

    一下火车,陈默然便看到亮着灯的厂房大门,相比为什么来这,除去这里也有一个独立过年的人外,或许是因为这座挂着的矿山机器厂的工厂,实际上是他的军工厂。

    一行五人不过只是走到距离大门数米处,陈默然就看到那大门旁“传达室”里站着警卫动了起来,没猜错的话,其中应该有一个人已经端起了冲锋枪。

    “请出示你的证件!”

    虽是产业公司的老板,可陈默然还是乖乖的出示了自己的证件,照片、钢印一一核对,那警卫却对着光看了一下压在照片角下钢铆钉,那小小的钢铆钉是上海的机器厂用小钳锅制出不锈钢制成的,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他们逐一检查证件时,陈默然却是颇感兴趣的打量着那至少三米高的高墙上的铁丝网来,那铁丝网是通电的,整个马鞍山就只有三个地方有电,一是已经经投产的铁矿,二是铁厂,三就是这里,都是靠着自配的蒸气发电机发电。

    进工厂后,工厂院里奢侈的亮的着电灯,靠着大门的几栋两层小楼,是厂办公室和技术室,再朝后去才是厂区,未到厂区,便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尽管是除夕,可这里依然是一片灯火通明,显然仍在开着工。

    “这个史司,自己不过年,也不让人家过年!”

    “少爷,史经理在2号锤锻车间!”

    “走,我们直接去那!今天少爷我陪这史专家过年!看看他的这个现代化工厂怎么样了!”

    说笑着,陈默然便跟着麻小六带来一个厂里的值班员朝锤锻车间走去。

    虽说陈默然同样学过机械,但却从未认真研究过,后世夏国折大学往往只是一个过程,学习不在大学,所以自然的在建厂时更多的是依照那些洋专家的建议,至于他本人则沉醉于划时的产物中,自然不会对工厂关心太多,而掌管矿山机器厂的史司自然可以按照他的那一套管理方式,调整这家工厂,以便让他达到心中的“现代化工厂”的标准,他最引以为豪的成就,恐怕就是制定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控制零件的公差范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锻造车间内,起重滑吊从炉中拖出通红的钢柱,送进20吨蒸气锤的半圆型铁砧上,随着汽锤猛烈的打击钢柱,火花四射时飞溅出的火渣,似烟火一般,这台20吨蒸汽锤是矿山机器厂内最大设备,近200公斤的钢柱在蒸气锤的锤锻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