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仗的熊廷弼。你这老家伙,不要以为大家伙都是傻子,打了败仗就是打了败仗,什么叫平分秋色。锦州丢了,辽阳就是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毛文龙在里面能守得住吗?你说挖了努尔哈赤的尸体,可皇太极说那是假的,根本不买账,现在不管它到底是真是假,只要皇太极不买账的,那就是假的。折损五六万人马、丢了锦州,擅自出兵,不率主力回京勤王,致使鞑子在中原烧杀抢掠、肆无忌惮,你这个蓟辽总督是怎么干的?
熊廷弼是杨奕山的老丈人,好歹有点根基,虽说满朝上下都在弹劾,起码岳党还是保的,不停地为熊廷弼开脱。这个罪名,要换做别人,即便不丢脑袋,也得捉监下狱,仗着岳党帮忙,最后让熊廷弼落了个自请退休。
首辅走了,蓟辽总督走了,这两个差事总得有人干吧。按照常理,这个时候的岳党肯定会联名保举岳大人回来,不过这一次,岳党官员在杨奕山的带领下,一句话都没说。你们齐楚浙三党愿保举谁就保举谁吧,反正我们保举岳大人,太后那里也未必能批,还不如一句话不说。这样一来,太后或许还会让岳大人回来。至于说蓟辽总督这个职位么,齐楚浙三党保举的是辽东巡抚袁崇焕,岳党保举的是三边总督洪承畴。
本章送到张嫣那里,张太后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她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只好找邹义来商量。
邹义一听说太后要见自己,马上就明白是什么事情,是一边往慈宁宫赶,是一边琢磨着说辞。
到得慈宁宫请安完毕,张嫣让他起来,然后便开门见山地说道:“邹义,这些天送来的折子,你也都看到了,关于这首辅和蓟辽总督的人选,你怎么看呀?”
“首辅这边,朝臣们一致推荐亓诗教,老奴以为,亓大人论资历,做这个首辅也是可以。只是若按照排名,理应由次辅岳大人递补,可老奴很是纳闷,请岳大人回来的本章,竟然一份也没有,真是怪了。”邹义小心地说道。
其实这么说,也是邹义揣着明白装糊涂,任谁都知道,岳党提议让岳肃回来,太后肯定不会准,倘若不提,或许还有点机会。邹义提起岳肃的名字,其实就是在提醒张嫣,现在国家到了这个地步,应该让岳大人回来了。
“岳肃……”张嫣沉吟一声,说道:“杨奕山这帮人不上折子请岳肃回来,别以为哀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是以退为进,他们心里巴不得哀家请岳肃回来呢。唉……”
说到这里,张嫣忍不住叹了口气,才接着说道:“我本打算等皇帝大一些,由皇上下旨请岳肃回来,可现在看,是等不了了。陕西那边,杨鹤剿了那么多久匪,都是一无所获,新上去的洪承畴倒是有些本事,将流寇赶入了四川,但是最有本事的,还得是岳肃。那个王嘉胤,谁都拿他没辙,岳肃一到,就取了他的脑袋。放眼满朝文武,还有谁能及得上岳肃,先帝的眼光是不会错的。”
岳肃呈上来报捷的折子,张嫣自然是看过了,只是前些曰子光忙活鞑子的事情了,哪有工夫顾其他。现在想起了,张嫣还是觉得满朝上下最为靠谱的大臣,还得是岳爱卿。
见张嫣夸赞岳肃,邹义是一声也不敢吭,只是小心地站着。
而张嫣么,说完那番话,沉吟半晌,话锋一转,又说道:“对了,蓟辽总督的人选,有人推荐袁崇焕,有人推荐洪承畴。邹卿,你怎么看呀?”
邹义连忙答道:“袁大人和洪大人都是当世人杰,袁大人久在辽东,又是前蓟辽总督孙大人的学生,由他接任,也无可厚非。洪大人是三边总督,剿灭流寇之时,已显出其手段,让他去做这蓟辽总督,也极为合适。两个人都和合适,只是洪大人那边,流寇尚未全歼,还有不少余孽,需要洪大人处置。所以,最好是留在那边不动。”
狐狸就是狐狸,先是将两个人夸赞一番,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