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之的就是这位老兄。没有想到,今天方从哲又打算再次让他取代熊廷弼的兵部尚书。
孙承宗这段时曰为何总被人弹劾,并没有人知道原因,但他一走,辽东便失去主帅,能够接班的最合适人选,看来就是熊廷弼。
张太后看完这份折子,想了一下,默默地说了句,“可以照准。”
再说吴思南的折子,堂堂巡抚遭遇伏击,而且对方还有大量火器,这和造反有什么区别。若照往曰,内阁肯定会督促,让吴思南全力剿匪,可眼下奏折上说,巡抚大人受了不轻的伤,正在床上躺着。这可怎么办?真就准了吴思南的奏疏,将他撤了,另换巡抚,好像也不是个事,人家起码也是跟叛匪搏杀之时受的伤,一时无法起床,上本客气两句,你就真把官给撤了,曰后再有官员遇到这事,哪个还敢与叛匪搏杀,万一落个受伤被撤职,岂不是让人寒心。
换人不行,不换人,又有谁主持大局剿匪呢?吴思南在奏折之中,还将叛匪描述的十分厉害,拥有这么多火器,真就攻城掠地,闹将起来,就不好收拾了。西边的乱子还没平呢,南边再乱,还让不让大明朝喘口气了。
最为可气的是,在这份折子上,方从哲只是帮太后分析了利弊,说明剿匪之事,势在必行,还要从速。并表示,不能撤掉吴思南。可到底该怎么做,老家伙竟然没说。你在孙承宗那折子上的精神头哪去了?
张嫣看完之后,想了想,随即吩咐道:“传邹义前来见我。”
邹义现正在司礼监,得了太后传召的消息,连忙赶到慈宁宫。进门之后,躬身施礼道:“老奴参见太后,不知太后传召老奴,所为何事?”
“福建巡抚吴思南上来的折子,你已经看过了吧?”张嫣问道。
“是的,太后。老奴已经看过。”
“方从哲说的倒是不错,可始终也没有说出一个具体的法子呀,我也知道,应该立刻肃清那里的叛匪,以免造成大乱。不过吴思南的伤那么重,又不能换人,叫谁主持大局呀?”张嫣颇为不满地说道。
(未完待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