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母,还不得把江山丢了。

    张太后想到这一节,便将岳肃的奏折放到一边,转而研究起是否让岳肃官复原职的事情。至于说让岳肃提兵剿匪,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

    研究了半天,张太后也没有拿定主意。最后,她又再次拿起岳肃的奏折看了一遍,看到末尾,突然意识到,好像少点什么。

    原来,以往的奏折,都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建议,可一次,却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岳肃的职位在那里摆着不说,而且主动请求夺情,请缨出战,方从哲实在不便给出建议。建议不准,势必得罪岳肃,建议准奏,那不是没事找事么,他可不愿意让岳肃回来,夺走自己现在的权利。左右为难之下,干脆什么也不写了,太后你自己拿主意吧。方从哲不写,老狐狸邹义自然也不会写,就这样原封不动的送给太后。

    张太后此时发现,奏折之上没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建议,琢磨了一番,说道:“来人啊,去内阁传旨,请首辅方大人御书房见驾。”

    召见朝臣,张太后是不方便在慈宁宫的,领着儿子在御书房接见,才是正途。

    方从哲得到传召,马上就明白过来,这是太后要找自己商量关于岳肃的事。自己该怎么说呢,一路之上,方大人都在构思,等即将到达御书房时,终于想好了说辞。

    进到御书房内,只见张太后携着儿子高坐在上,方从哲身子一躬,说道:“臣方从哲参见吾皇万岁,太后千岁。”

    入宫觐见,那是尊卑有分,别看太后掌权,皇上幼小,可皇帝就是皇帝,万岁就是万岁,你太后不过是千岁,当然要排在万岁之后。

    “方卿家平身,来人啊,看座。”张嫣平淡地说道。

    很快,有小太监搬过椅子,请方从哲在下手坐下。方从哲落座之后,又是身子一躬,说道:“不知皇上传召微臣来此,有何训示?”

    “方卿家,岳卿家送来的折子,想必你也看到了。以往送来的折子,内阁都会给出意见,而这次却没有,所以皇上很是纳闷。想要问问方卿家,为何没有给出建议。”张嫣淡淡地说道。

    “啊……原来皇上传召微臣是为了这事。岳大人的奏折,臣确实已经看过,只是岳大人毕竟是托孤之臣,哪怕丁忧还乡,地位也在微臣之上,所以他的奏折,微臣实在不敢擅自给出意见。还请皇上圣裁。”方从哲先是故作一惊,然后从容的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说的么。”张嫣点了点头,跟着又道:“方卿家,皇上见岳卿的折子,写的甚是中肯,甚被其忠心所感。只是现在,岳卿终究是在家丁忧,尽人子之孝。倘若现在夺情,又有些于心不忍。可若是不夺情,陕西那边的乱子,是越来越大,就像岳卿在奏折上所言,一旦拖得久了,必然大损朝廷元气。你看,到底该如何才好呢?”

    “启禀陛下,剿匪之事,我等上下臣工,丝毫未敢懈怠,每曰都在商量对策。陕西等地的流寇,皆是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方才造反,为的无非是一口吃的。现朝中能战之臣,其实数不胜数,如兵部尚书熊大人,倘他出马,想来平叛并非难事。然,熊大人与岳大人做起事来,姓情大概相符,皆是铁腕。坊间岳大人就有‘岳阎王’、‘岳剃头’的绰号,一旦让这二位大人前去剿匪,想来流寇,万不敢投降,定会死战。大多的流寇,其实是无辜灾民,因为食不果腹,才铤而走险,妄言杀之,实在令人不忍,非我等读圣贤书之辈可为。所以臣等这些曰子,一直想选一位能够恩威并存的大员,统帅全局,力争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尽量将那些无辜百姓诏安。能不妄杀一人,就不妄杀一人。”

    方从哲一边说话,一边小心地望着张太后的脸色,见张嫣听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露出满意的神情,并连连点头,方敢把话从头到尾的说完。

    张嫣在没进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