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毛之地,多于土人打交道,绝非什么好去处。而且风险极高,估计两个月内无法破案,就得和前任一个下场,被黔国公参掉。自家亲信,怎能送到那里。

    众人皆不开口,却有一人突然说道:“尚书大人,下官听说一人,明察秋毫、善断奇案,在民间素有好评,且这人应该也到京参加京察。”这人便是徐绍吉。

    “有这等人,可知他叫何名姓?现居何职?”郑继之连忙问道。

    “我也是在街头巷议中听闻,此人姓岳名肃,任阳朔县令。”

    “岳肃!”一听到岳肃这个名字,郑继之随即想起白天闯门的七品县令。点头道:“此人不错,应该可以胜任。”

    “大人也听说过这个岳肃。”徐绍吉诧异地道。

    “何止听说,我还见到过呢。”说完,郑继之拿出岳肃的考绩,讲起白天的事。

    众人听完,无不点头,这人倒是个铮臣,不当御史,还真可惜了。

    郑继之笑道:“我原本也打算提拔他当御史,但现在看来,只有让他先委屈一下,去铜仁当知府吧。如果真有本事,等破了这桩案子,再提拔他也不迟,若只是浪得虚名,被黔国公参掉,也只能怪他自己。”

    ******************************************************

    接下来的两天,岳肃都是平静地留在广西会馆等候,他相信自己会有一个公平的待遇。

    这天一早,他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吃早饭。清粥小菜,他吃的很香,正这时,有个伙计在外敲门,岳肃让他进来。

    “岳大人,外面有人求见,自称是你的朋友。”

    “我的朋友?”岳肃清楚,自己在燕京城里并没有什么朋友,心头纳闷,问道:“可知他叫什么名字?”

    “那人自称姓李名应,是大人的同乡。”

    一听说李应的名字,岳肃马上站了起来。当初二人一起救助善堂的孩子,后来自己在布政使府,乡试作弊被识破,还多亏了他让妹妹来通风报信。自己能当上这个县令,十有八九人家还帮忙出过力。

    现在再次相逢,怎不让岳肃高兴。连忙让伙计领路,迎了出去。在会馆的大厅内,那翩翩公子坐在一把椅子上,不过脸上禁色憔悴之色,似乎晚上没睡好觉。他的身边,站着的还是那个俏丽书童,书童也是那样,而且还有黑眼圈。

    “李兄弟,你怎么来了。”岳肃一见到李琼盈,几步来到她的面前。

    李琼盈正打着哈欠,看到岳肃,赶紧提起精神,起身说道:“岳兄,没想到我们又碰面了,若不是我那书童几天前在街上碰到岳兄,咱们怕是要失去这次见面的机会。”

    岳肃含笑点头,见她一脸憔悴,立即抓住她的手,说道:“贤弟,为何如此憔悴,难道是昨夜没有休息好。来,到我房间一叙。”

    乍被岳肃拉住手掌,李琼盈的身体不禁打了个哆嗦,身子好似触电一般。不过岳肃倒没有留意,拉着她来到自己的房间。

    到房间坐下,少不得聊些阔别之情,岳肃讲述了一年来充任阳朔县令所做的事情,如除掉武家,破获十里屯与皇明镇的两桩案子,只听的李琼盈是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岳肃讲完自己的事情,又寻问起李琼盈这一年来都做了些什么,顺口又问了句“令妹现在可好,上次的事,还要多谢她。”

    李琼盈心中偷笑,心想,“舍妹就是我,要感谢的话,就感谢我好了。”他可没有跟岳肃如实讲述这一年来都被老爹关在家里的事,是满嘴跑火车。

    不过岳肃可不是容易糊弄的主,从她闪烁的目光中,看出不少猫腻,但没有揭穿。别人既然不愿告诉自己,可能是另有苦衷吧。

    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