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歼一55在那架可疑的歼一55飞机身后一前一后的机动着,继续隐蔽的跟随着

    冯凯旋大校的战机距离前面的飞机已经越来越近,他怕对方飞机发现,悄悄关闭了机载雷达,自己不主动发出辐射,而是去可接收对方飞机的辐射信号,包括接受己方预警机发过来的数据,这样他的战机可以共享预警机的雷达视野,预警机的雷达更强发射导弹前,只需要用雷达信号持续照射对方以实现精准定位,被照射一方如果感应到有雷达波持续照射,电子系统就会告警超视距空战中的战斗机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体,由前方具有很强的攻击锥和侧后方向很脆弱的易受攻击泡组成。为了保护“脆弱泡”和发挥掩护“攻击锥”的作用,就需要相互支援和掩护,进行超视距空战的战斗机应该能够得到自身系统内部的预警机c地面雷达的引导,预警机c地面雷达可提供大范围的情报,可从容引导己方战斗机锁定敌机。

    就这样,使他与那架战机离得非常近,近到能清楚的看到对方飞机,也是一架有着双发动机和双垂尾的战机,不过,冯凯旋大校立刻在脑海里想到,俄罗斯苏一35和苏一30或苏一33同样都是双发双垂尾,从后面这个角度上看去有几分相像。但他还是无法判断,他怕自己这架飞机上的识别器真的出了问题,变得敌我不分,从而将友军飞机误为敌军给击落了,那多可惜啊。我可不能冒冒失失击落一架友方战机呀,活见鬼了!

    为了不让目标发现自己,冯凯旋大校又不能飞到目标旁边侧面去看飞机的侧轮廓和机徽,他只能耐心的继续跟踪。这架飞机到底是谁呢?他会是多国部队方面的战机吗?

    他不甘心地往前凑了凑,越靠越近,终于看清了那个战机:机身涂着“八一”军徽,两片嚣张的切尖三角鸭式前翼,在空气中微微颤动,仿佛一对迎风呲露的犬牙,而战机的垂直尾翼上,描绘着一条张牙舞爪的红色飞龙,它正穿越一颗张开飞翼的红星

    这时候,基地无线电里传来消息,证实这架飞机乃早前被掠的我国战机歼一55!它现在正执行外星人对中国战机的攻击命令,基地让冯凯旋大校尽快将其击落!

    冯凯旋听后心里十分酸憷,这架飞机毕竟是自已心爱的国产战机,好比自个儿的孩子,现在要他“虎毒食子”,他真有些舍不得下手。可是,他转念—想,既然它已落到坏人手里了,正在帮外星人攻击自己的队伍,那就是我们敌人的帮凶,冯凯旋已经不能再迟疑,而决定击毁它!

    冯凯旋大校用最快的速度操作着武器面板和操纵杆,准备发射第一枚pl一360“霹雳”空对空导弹!然而那架刚才开加力直飞的歼一55也恰在此时开始了一个大过载转弯。可能是冯凯旋那架歼一55的雷达电子信号导致了外星人掠去的那架歼一55雷达告警器的报警!

    冯凯旋的歼一55发射第一枚导弹时已经和他尾部的夹角大致呈20°至30°之间,冯凯旋按下发射钮,却没看见导弹发射的踪影,倒霉!竟然赶上了挂架卡弹。万幸的是,导弹发动机也未能正常点火!否则,导弹爆炸,就机毁人亡。

    一见此情景,对方的歼一55战机立刻进行导弹攻击,一枚导弹呼啸而来,冯凯旋又一次通过机上的探测系统探测到对方导弹的辐射信号,立即改变正常姿态飞行,迅速将机身全翻过来,以减少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和向下的红外辐射。

    要知道雷达天线的死角也很大,完全可以通过战术躲避雷达的搜索。一般战机雷达是以3~5度宽的波束,以每秒60~120度对攻击锥区域进行二到四行的扫瞄。如果在一百公里外,这种扫瞄模式只能可以侦测到上下18公里内的目标,但在20公里外,这种扫瞄只能扫到上下35公里内的目标,在距离敌机20公里内只要低於敌机高度35千米就是雷达的死角。所以,只要钻进20~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