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护卫战结束后,八千岁赵德芳从相州节度使张开的密报中得知,三关将士哗变的真相。心中既怒且惊,密奏真宗道:“臣已查明,月前王钦若派其内侄贺三宝去三关担任‘临时大帅’。贺下车伊始即更换五营官长c巡哨统领,更为甚者,竟以‘对长官言语不恭’的莫须有罪名问斩杨兴c孟良等朝廷大将,激起三军哗变,数万将士四散无踪c使固若金汤的三关变成废墟。这就是马图温部能轻易突袭京城的原因。万岁!如此重大的军情,王钦若隐而不奏,其用心望圣上三思!”真宗闻言色变,拍案大怒曰:“王钦若奏请派人去三关,朕坚不同意!他如此行事,其心可诛!朕立即拿其寸斩!!”八王道:“圣上息怒,本宫以为:假使王钦若是辽奸,马图温全军覆没之真相他必然不敢向辽实报。韩昌必误认为大宋放弃三关乃是诱敌深入之计,朝廷除杨家外,还有与之抗衡的将帅。致使其决策时首鼠两端c不无顾忌,延迟其大举进犯的时间。如果斩了王钦若,王的党羽必然向辽传告实情c淌若韩昌冒险出兵,何人可抵?是故,请圣上暂对王贼装糊涂,以后再作处理。”真宗思忖有顷道:“朕即下旨:令张开c杨光美密切注意辽军动向,随时准备打仗;令工部修复天波楼褒奖杨家;立即赦回杨延昭商议抗辽方略。”
却说杨延昭在梁王府与柴宗训闲谈,梁王道:“赵家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始,历代帝王都是奉行‘用着人时靠前,用不着时靠后’的权术。对武职大臣尤是如此!天波楼的被拆就是明证c说实话,这样的皇家实在没有再保他的必要!贤弟不如悄悄回汴京,将府中人都迁来云南,从此不管他赵家的闲事。以保老太君安度晚年,杨家子孙延绵。”昭道:“王兄用心良苦,言之成理!延昭何尝没有斯意?只是太君感先帝对杨家的恩重,不愿辱没杨家的忠义之名,定要劣弟继承父志,誓保宋朝廷平安,唉!王兄的美意只有心领了!”梁王道:“那兄弟就耐心在此修身养性吧!过几天我陪你去大理游玩!”
一日门官来报,有人来访郡马。杨延昭迎出见是故交任堂惠,心中大喜,相携上街酒楼言欢。坐定后延昭道:“贤弟何以知道愚兄滞留王府?”任堂惠道:“自从京城一别,弟南返归家后,一直谨遵兄嘱,不再外出经商,仅偶与朋友聚酒而已!前日,在王府行走的拜弟段明告我,兄已与王爷郎舅相认,故弟急急赶来探望。六哥既到云南何以不去小弟家中一聚?”延昭道:“此事说来话长。”就将别后许多经历讲述一遍,末了道:“本待将事情安排妥当即去贵府,不想弟竟先来,哈哈!如此岂不少了愚兄四处打听的麻烦?明早即同弟回家如何?”任堂惠大喜。
次日,杨延昭告知梁王,即与任堂惠到威宁。在任家,任堂惠招了不少诸亲好友与杨延昭聚饮。大伙用当地方言交谈,唔唔呀呀十分难懂,任堂惠不断从中作翻译,杨延昭觉得特有意思,就跟着大家学了不少方言。偶在官话中带上几句方言,引得大伙哈哈大笑,很是开心。在任家待了月余,竟然学会了云南普通常用语。杨延昭的脸型c身材c与任堂惠长的如出一模,二人年龄恰也相当,当年在汴京,任堂惠就假冒杨延昭去火塘寨葬延嗣,使真延昭能在同时分身出现在斧头岗,报仇雪恨。任堂惠的朋友们见到杨延昭后,对二人长相雷同也惊诧不已,戏称任堂惠谓‘假杨景’。任的妻子刘氏也凑趣,为二人缝制了两套一模一样的罩袍c头巾c快靴。二人一穿上,就连任堂惠的儿子‘任金童’也分不清,那个是父亲,哪个是杨伯伯。一天,二人外出游玩,杨延昭先回到家中,刘氏竟误以为是丈夫回来,要亲手为杨延昭宽衣为了避免再闹笑话,刘氏在任堂惠的袍上加绣了一个‘惠’字,在杨延昭的袍上绣了一个‘景’字,作为自己区别的标志。
一日梁王府派人来报,汴京有圣旨到。任堂惠就陪同杨延昭回王府接旨。身穿刑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