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通道,夹在群山沟中,北通辽国c南至雁门关,地形十分险要。杨继业站在关上对王喜道:“王叔请看,此关地形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们如果据关而守,辽兵即来十万也是望关兴叹呀!”王喜道:“好是好,只是太破败了,非大兴土木重新修复不可,这人力,经费从何而来?”杨继业道:“汉主拨的军费尚够度支,人力吗c我们可以只顾用有才干的匠人,让兵士轮流做小工,无需很多银子即可把此关修成‘铜墙铁壁’。”
杨继业回代州后,请佘赛花带五千子弟兵驻守代州并兼理民情。自己带领王贵c杜国显c王喜c王世英c‘四卫’及一万官军进驻雁门关。动手修复残破不堪的关门楼,烽火台c修补城墙垛口。又依着山势,放炮崩山,将关外那一面修的更加陡峭。将山上唯一的流向山外的溪水修闸军管,平时放水自流,供来往客商,行人饮用;辽兵来侵,即可闭闸断流,卡住敌人水源。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了几种御敌方案,进行军事演习。老将王喜设计一种‘抛石机’,督木匠仿制了五十架,支在城墙之上。此机在数人操作下,可将数十斤重的大石块,抛掷百十步远,威力甚巨。
一瞬间,荒凉多年的雁门关热闹起来,炮声隆隆,人欢马叫,军旗飘荡,练兵的杀声震天
自古以来,交战双方皆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所谓大将军运筹帏幄,决胜千里,靠的就是情报。杨继业在雁门关大张旗鼓地修关练兵,自然也瞒不过辽国探子的耳目。辽帝‘耶侓璟’得到消息大吃一惊,连连拍案,大叫不好。大将耶律得古问他何事动怒,璟帝道:“将军有所不知,多年来,大辽不攻占河东之地,一是因为北汉地贫人稀,山高路险,不利骑兵作战;山道崎岖,粮草运输困难,仅用步兵,代价太高,就是占了也守不住。二是汉主刘崇愿意以小辈交好,常年上贡。三是北汉与中原历代有仇隙,中原兵要进攻大辽必须先下河东才行,有刘崇在前面挡着,我们坐山观虎斗,还能渔人得利。现在,刘崇已死刘均继位,他不来报丧也就罢了,竟然派火山王的儿子杨继业,带兵修复多年不用的雁门关,其欲与大辽为敌的意向不问可知!朕岂能隐忍不发!”耶律得古道:“狼主何不马上起兵,趁关未修好,破关而入直取太原。一旦据有河东,视中原如探囊取物尔!”璟帝道:“正合我意,卿可传喻各部,朕亲征河东!”耶侓得古道:“禀告狼主,杀鸡焉用牛刀?小小一座雁门关,何须狼主亲征!末将不才,愿率一万铁骑代陛下前去,取得代州后,陛下再率大军征进。”景帝道:“事关国运大局,卿家有把握吗?”耶律得古道:“愿立军令状,月内攻不下雁门关吾提头来见!”景帝大喜,封耶律得古为征南大都督,拨骑兵一万,步兵二万,战将十余员,择日出征。
杨继业麾下将领中,王喜及其子王世英都是军中探事将领【相当于现在的情报处长】,对安点布线探消息,化妆侦查摸敌情,学有专精。杨家军在太原未出发就已把探子派出。现在王喜手中不仅掌握着百十名远探c近探c流动探,还在辽国建立有秘密探事站,配有千里信鸽,可以飞鸽传书。
辽军一出动,杨继业就得到消息。因新带的一万官军原是京城护卫军,不善于野战,且对军中的伍长c千把总等中下级将领不熟悉,还不能拉出去对敌,故决定兵不出战,据关坚守。好在关外已修成斜坡,骑兵用不上,攻城楼车也推不到城墙下,坚守没问题。
且说耶律得古率三万精兵,气势汹汹来到雁门关外。扎下营寨才发现水源已被汉军截流,气的亲手杀了管探事的行军参将吐鲁不花,移营到离雁门关十几里的有水地方重新安营扎寨。第二日亲带五千人马到关下挑战。哪知关外见不到宋军一兵一卒,关上除了一面鲜明的‘杨’字认军旗外就是几十名民工好像在修补关墙。看不到应该出现的刀光剑影,张弓把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