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丝,虽不能满足苏州府的所需,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陈湘如想说明白,可又忆起冥府之时,曾有鬼差叮嘱“莫要道破前生事”,只得忍下,道:“苏州织造府所需的生丝,差缺量不多吧?”

    陈湘娟看了眼马庆:“他是想去趟徽c湘两郡,拿了我们俩能凑出来的钱,再设法赊上一些,等有了生丝,再转手卖给苏州织造府,或是卖给金记织布房。”

    陈湘如面露忧色,“二妹五六月就要生了,妹夫还是莫要远行,二妹没在我跟前,我到底有些不放心。”

    陈湘娟想着马庆既然有这意思,而马大人也支持马庆出门收生丝,笑道:“翁爹说过,要是马庆把事办好了,就往内务府递文书,要他世袭官职呢。”

    因为有了这许诺,竟让他们放手一搏么?

    陈湘如道:“今年各地生丝产量比去岁要好,我的建议是暂时再缓一缓。”

    马庆道:“不能再缓了,再缓好生丝都被人收走了。”

    陈湘如心下一急,道:“物以稀为贵,今年生丝多”

    她想说的是:要是生丝多了,就不会珍贵了。

    “陈家除了帮织造府收的,库里也没存多少。”

    马庆却笑道:“我听东院的人议论,说有从范阳过来的布商,想请陈记帮忙织毛麻布。”

    现在,东院的许多人都认定,早前离开的刘管事c王师傅等人是另攀了高枝,尤其在朝廷关注范阳长乐坊之后,曾有人想查长乐坊的底,寻出这最大的幕后人,却怎么也没查出来,于是有人猜测,长乐坊的幕后之人是当朝权贵。

    这一年多,冀王步步获势,渐得圣宠,与三皇子颇有亦有分庭抗争之势,朝廷中也有不少人偏向了冀王。

    甚至有人猜测,长乐坊的主子其实是冀王。

    但亦有种种证据表明,冀王并不是长乐坊的幕后主子,因为冀王府并没有与长坊的任何人,哪怕是一个管事都没有接触过。

    于是乎,又有人猜测这幕后主子是三皇子。

    原因很简单,陈湘如似乎有意在帮衬长乐坊,还放了一批人去长乐坊。

    但众人又猜测,长乐坊不可能是三皇子的,证据有一:帮长乐坊拿到军服布料生意的是二皇子c冀王殿下。

    于是乎,便有了种种猜测,更大的流言是:长乐坊其实和江宁织造府一样,都是朝廷的c归内务府管c是皇帝皇后的。

    早前是谁的不重要,但现在长乐坊的后面有朝廷,这样一来,长乐坊就不是寻常的织布房,而是受朝廷庇护。

    陈湘娟此刻很八卦地道:“大姐姐,你与长乐坊的布商碰过面,长乐坊后头的大人物是谁?”

    大人物?她可不是什么大人物。

    只是她不能说。

    有人这样猜测,便不会有人轻易碰长乐坊,无疑可以确保长乐坊在平顺中逐渐壮大。

    昔日,她在范阳开办长乐坊,纯粹就是了乱世起时,让陈家后人能求得一方安隅。

    就是她与老金说的那些激情洋溢的话,也只是为了让老金看到光明的前途,没想到,老金很卖力,比她预想的更用心,不过几年时间,长乐坊就建成了比陈记还大的规模。

    这一方面,与她的信任c大力出钱出人的扶持有关,也与老金c刘管事c王师傅等人的苦心经营分不开。

    陈湘如表情淡然,“长乐坊与陈记是有生意的往来,虽说每次他们拿货给银钱,和其他商人一样,我自不好多问,每家都有自己的秘密,打听多了反犯了忌讳。”

    言下之意:我不知道!

    陈湘娟亦未多问,只是拿着银票,瞧了又瞧,看了又看,数罢之后,取了一方帕子出来,小心地包好,揣着怀中体己处。

    “既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