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淡定了。

    入仕为官是他毕生追求,头顶官帽是他惜如性命的至宝,无论何时何地,他的官帽都是身份的象征,他从不曾让它轻易地离开他的头顶。在他的卧榻旁边,置有一方椽木,专门用来摆放官帽,每夜都要枕着它入眠,平日的清洁也是他亲历亲为,从不假手于人。方才他在门口摔了一跤,一时着急,才会让官帽摔飞而不自知。

    孟谦立刻出去寻,迎面撞上一脸喜色的管家,“相公大喜,兰姨娘诞下麟儿,恭喜相公后继有人。”

    孟谦眸光一闪而过,但他的注意力仍就在寻找遗失的官帽,径自走到大门,在前院的花圃找到被大雪覆盖的帽子。他动作轻缓地掸去雪片,目光专注,丝毫不受打扰。

    这时,一个身披绛紫斗篷的女子从花园的后门进来,一张俊俏的小脸似乎能掐出水来,她的眸光微沉,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淡然从容。

    她微微福身,“阿爹。”

    孟谦停下所有的动作,朝女儿温柔地微笑,“桐儿,你姨娘为孟家添丁,你可有打点仔细?”

    孟桐很自然地接过他擦了一半的官帽,“回阿爹,按姨娘之前生产的惯例,各多了一倍的打赏。”

    兰姨娘生过两个女儿,这是她为孟谦生下的第三胎,正好是个男丁,够她在其他姨娘面前扬眉吐气。

    “乳母找好了吗?”孟谦又问。

    孟桐说:“找好了,已经喂上了,阿爹可要去瞧瞧六郎?”

    方才那一声惊天的婴儿啼哭,孟谦仍是心有余悸,下意识地抗拒,“等等,等等再去。”

    孟桐帮他理好官帽递还给他,“阿爹可是累了,今日朝会可还顺利?女儿叫人准备了姜汤丸子,阿爹先暖暖身子吧!”

    孟谦转身就往书房走去,孟桐朝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她心领神会地退下去准备。

    穿越至此已是十四个春秋,孟桐深深地明白,女人在古代只有两个用处,一个是伺候丈夫,一个是传宗接代。母亲在世时,因无法阻止父亲纳妾而郁郁寡欢,拼死也要生下子嗣延续香火,现下只留下孤立无援的她和身弱多病的弟弟相依为命。

    母亲死后,孟谦先后又纳了两房侍妾,守丧期满,不过而立之年的孟谦桃花不断,不少世家都想把庶女嫁进来当填房,结交他这个官场新贵。而他最终娶了胡庸纯的庶女,以报恩师再生之德为由,免了与世家的一番纠缠。

    这样对孟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三个姨娘的出身不是普通的商户人家,就是地方小官的女儿,小家小户,容易掌握,不会轻易撼动她和弟弟的地位。

    孟桐刚回后院,李氏和赵氏后脚就过来,把丫鬟都拒在门外,房门紧闭。

    李氏和赵氏都是去年进的门,眼瞅着就快过年,两个人的肚子是一点消息都没有,那边兰氏却生了个大胖小子,难怪她们如此紧张。

    孟桐解了斗篷,接过沉香沏好的热茶,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眼角扫过两位姨娘欲言又止的脸,唇边勾起嘲讽的笑意,不动声色地继续喝茶。

    一盏茶将尽,李氏和赵氏还是坐着不说话,满脸焦虑。

    最终,还是出身商户的李氏沉不住气,“二娘,兰氏那贱人生了大胖小子,这往后还有我们姐妹的活路吗?”

    三位姨娘平时明争暗斗,孟桐自然都看在眼里,时不时推波助澜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只要她控制得住局面,任她们再怎么斗,也翻不出天去。但她终究是未出阁的闺女,终有一日要嫁为人妻,不能一直把孟昶护在羽翼之下。

    这些年,她一直在避免姨娘们生下过多的子嗣,分薄了父亲的宠爱,可生男生女并不是她能掌控。

    “二娘,这往后孟家的男丁就不止三郎”赵氏的父亲是地方小官,因受孟谦提携,感恩戴德,把嫡女送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