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周内,齐方正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修炼太极玄青道,进境也是神速无比。虽然太极玄青道神奇无比,但是齐方正心中却是有一股傲气,不想只修炼道家功法,尤其是想到张小凡道佛两家功法兼修还可以相互促进,心中顿时炽热无比。
但是齐方正却是苦于没有大梵班若的功法,心中愁的不时抓头不已。过了这么几日,齐方正用手指天,气呼呼的怒骂道:“这没有天音寺的功法,这可让我怎整啊,我不可能冒着被天下正道围攻的危险去抢啊。”
想了半响无果,齐方正心中一横,想到:再厉害的功法也是人创的,既然没有佛家功法,我为什么不能试着创造一下呢,反正我原来在网上也看过很多佛家的经典和佛门神通的修炼法,死马就当活马医吧。
佛门道家,历史悠久,老死不相往来,修真之术也各自都起源于其思想流派。以道家为例,其主旨在于一个“道”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注:语出《道德经》德经第五章)。道教则源于道家思想,便连太极玄清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以道家神话中元始天尊c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的玉清c上清c太清,也就是俗称的“三清”说法而命名。道教修真,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以身御自然造化,化为大威力。
而反观佛门,主旨却在“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又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注:语出《坛经行由品第一》)佛家修真,注重体悟自身,照见五蕴,“能以一般若而生八万四千智慧”,就是这个道理。
佛道两家一修内,一修外。虽然同样讲究心境,但却是有根本的不同。
道家讲求心境无为,心境要达到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涤除杂念,专心致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大智若愚,虚怀若谷;无知无欲,通达四方。”致高致远的境界!
但不管道家怎么修炼心境,却始终把没有自己的自身当做自己的万法根本,而是修的法力。心境再好也只不过是一件工具,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体悟自然大道,最后做到可以御使天地之力,和天地同在永世不朽。
《金刚经》:离一切相,名为诸佛,即名为诸佛。离于外相,求证真心,才能成佛,离于形体。佛同虚空,不生不灭,本质是也,故人信服,有法可依,有理可遁,有行可修,有佛可成,不着相状,不着于人相c我相c众生相c寿者相,若着于相,即是非佛,着相即为所缚,何可名佛?何名生死解脱?何能让人信服?离相证心,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乃名成佛。
《大宝积经》卷八七:“无生者,非先有生,后说无生,本自不生,故名无生。因此,故【坛经】言:即心即佛,见性成佛,一切万法以心为本,离于本质本心,一切言说与取着,烦恼及生死,悉皆无所安立之处,如楼无基,如树无根,无有是处,此同虚无论c断灭见。
佛者,心也,空性是也,本质本心是也。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正因为世人皆有心,是故,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后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世人不论聪明愚笨之人,皆可成佛,但是因为世人在红尘中厮混,心念被贪痴嗔所缚,又有眼c耳c鼻c舌c身c意六根。六根为世间繁华所惑,做不到六根清净,更是污染了世人的内心。
佛家修行就是用戒定慧来对治贪嗔痴,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贪痴嗔三毒。内心清净则六根清净c不染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