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掩体里快速出枪寻找刚才打黑枪的家伙。

    一声嘶鸣传来,有丰富经验的他知道是一颗榴弹,正朝自己方向飞来,鬼子后方的掷弹筒也缓过劲来了。这家伙可不是血肉之躯能硬抗的。他急忙收枪缩进战壕,朝两边大声喊着:“炮弹!隐蔽!”右后侧一米远的地方一声炸响,气浪掀起的尘土把他完全包裹住。

    硝烟散去,他晃了晃头上的钢盔c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两边望了望看见自己右边掩体里的喜子倒在掩体上,后背鲜血淋淋,显然是被榴弹伤着了。唉!这些个新兵没有实战经验,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不会判断炮弹落点,听到提醒反应太慢,战斗伤亡主要是新兵。

    他赶紧叫来刚给一个伤兵包扎完毕的卫生兵,一起把昏过去的喜子拉下战壕,解开他的棉衣,把他抱在怀里趴伏在自己腿上扒开汗涔涔的衬衣,果然有一块一寸见方的弹片扎进了后背,还好有棉衣阻挡或许是碰到了骨头没有钻进去伤着内脏,不然就没命了。

    卫生兵看弹片露出一小截,在伤口周围摸了摸说还好,有救!打开急救箱,取出医用酒精和镊子c钳子,三麻子则从喜子口袋里摸出一个鬼子生产的急救包,撕开外层的牛皮纸,取出几个小纸袋一一撕开,有止血消炎的药粉c纱布c绷带等急救物品。

    看他准备好了包扎材料,年轻的卫生兵拿镊子蘸了些酒精在伤口周围擦了擦,让他抱紧伤员,拿着钳子捏住弹片晃了晃找准用力方向用力拽出,这种粗暴简单的急救手段让昏迷中的喜子疼痛难当,大叫一声醒了过来,被伤口上的酒精蜇得直发抖,咬着牙不吭一声。

    卫生兵都是抗战初期在陈海松建议下成立的总部卫生学校c归绥卫生学校培养的基层专业军士,大部分是从本部队抽调的有文化的士兵进行半年培训后掌握了基本的战场护理知识和技术再送回本部队承担日常医疗战伤急救任务,每个连队有两名,和营里的医务所c团里的野战医院构成基层医疗体系,极大地减少了部队的伤亡,保证了部队战斗力提升。

    独立师是新编部队,专业技术分队几乎没有,炮兵c侦察兵c通讯兵c工兵c辎重兵全是成建制调入,医疗系统也是总部卫生部直接从张掖医学院调来30多名医生c毕业生,归绥卫生学校派来数百名卫生兵临时组建的,以后还会陆续补充。

    这些归绥过来的卫生兵也都是战士出身,接受过白求恩等外国专家的指导,不少日本被俘军医也给他们上课,技术还是不错,但基层单位环境所限器械短缺也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挽救战士的生命,能快速止住血c清创消炎就行,很快会后送到野战医院继续治疗。

    卫生兵看着喜子痛苦的表情本着职业的要求顾不上同情他,继续蘸着酒精给他消毒清创,倒上止血药粉,盖上方形纱布,用绷带缠了几圈手脚麻利地做完了战场急救。

    远处又有人大声喊叫卫生员,随着日军就地转入对射c后方火力开始压制,八路军伤亡开始增多,卫生兵顾不得擦把汗叮嘱抓紧后送就收拾好自己的简陋器械赶了过去。

    连长已经派人叫来二线待命的民兵支前队,两个民兵背着步枪提着简易担架跑过来,把担架展开放平铺好被子,和三麻子一起把瘦小的喜子挪上担架盖上棉大衣,冒着不时落下的榴弹c炮弹的爆炸沿着交通壕抬去后方医院救治。

    三麻子对此很感动,八路军官兵平等爱护战士的口号真真是说到做到,对待士兵不是一般的好,就是卫立煌的中央军也没这么好的医疗照顾,跟着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想到这收拾起复杂的心情,准备投入战斗,王华民转了过来询问二排伤亡情况,三麻子光顾着打仗救人也说不上来,只好提起步枪跟着连长沿着战壕在各班巡视了一遍。

    敌人的机枪被神枪手们死死盯住连续敲掉靠近机枪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