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渡海作战,军长温玉成,政治委员袁升平,当时尚未归建,但驻地已经选定,在洛阳。第四十二军正在东北齐齐哈尔地区从事农垦生产。这样,四个军,加上配属的pào兵第一、第二、第八师等部队,共25万余人。之所以选中第十三兵团,重要的原因是,在这支原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兵团中,官兵以东北人居多,能够适应寒冷地区的作战,且对东北地区的地形也很熟悉。

    有关第十三兵团的领导班子配备也让máo zé dōng颇费心思。当时,第十三兵团的司令员是黄永胜,máo zé dōng,包括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在内,都认为他"不行",于是,聂荣臻提出了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这个人选。结果,出现了一个似乎是"临阵换将"的不大符合军事常规的现象,即以第十五兵团指挥机关为基础,组成率领第十三兵团部队的统帅部。调第十三兵团原司令员黄永胜改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调第十三兵团原参谋长曾国华改任广东军区参谋长。任命邓华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洪学智为第一副司令员,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沛然(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在中国军队接到向北开赴的命令时,拿政治部主任杜平的话说,"有一个转弯子的过程"。

    首先,必须动员已经决定复员的士兵留下来。在朝鲜战争bào发前的6月6日,中央军委根据máo zé dōng的指示,为减轻国家的经济困难,加强建设力量,决定在解放军中开展复员工作。解放军中的一些士兵,特别是一些老兵,已经习惯以部队为家,让他们复员回老家的工作很难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兵表示坚决不走,走也要等全中国解放了以后再说。政治部门为此花费了极大的耐心和精力才使部队的复员工作开展起来。当然,还有~部分士兵对复员是高兴的,因为终于可以回家过小日子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农民出身的士兵的美好生活理想。结果,风帼u开展的工作现在必须立即停止,并且还要再做相反的工作,一遍遍地说明留队是多么的重要,而留队就意味着可能再次投入战争,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第三十八军当时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谁动员复员的,谁就负责动员不复员。

    需要"转弯子"的还有,当时在河南驻扎的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军的中心任务已不是打仗而是生产。在部队从作战转到生产的过程中,军政治部门曾反复向部队讲述解放军从延安就形成的从事生产的光荣传统,máo zé dōng和朱德甚至还为部队开展生产题词鼓励。máo zé dōng的题词是:"团结人民,发展生产。"朱德的题词是:"拥政爱民,帮助生产。"正是开春季节,本来就是农民的官兵们被渴望已久的和平的到来和对土地本能的热爱激动着,喊出"毛主席、朱总司令指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的口号,立刻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运动。这支在其发展壮大的历史上便亦兵亦农的举世无双的部队,把作战武器收藏起来,在成片荒凉的土地上播下种子,到了初夏的6月,官兵们脚下的大地上有了一望无际的好庄稼。部队为减轻国家的负担,承担起运输粮食的任务,在中原几百公里的运输线上,上至军、师、团的军官,下至士兵、卫生员,人人推着独轮车载着粮食上路,中国军队特有的走到哪里唱到哪里的歌声,让百姓们纷纷跑到路两旁热闹地欢呼。第三十八军的一个师甚至还开了榨油的作坊,并且自己发电,给驻地的县城装上了当时中国百姓很稀罕的电灯军队的举动给予中国老百姓的是一个强烈而温暖的信息:天下果真太平了。

    更为浪漫的是,在长期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三四十岁但还没有顾得上寻找女人的军官们,当和平到来时,他们便急切地开始解决人生中这个特别重大的问题了。当时,军队驻地附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