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问我,那我就厚着脸皮说话了。来保媒的是哥哥的上司万指挥使,咱家推拒不得,只是虽然颜家请来媒人,可咱们毕竟不能自己上门去说”她抬眼看了看宋氏,低下头勉强笑了笑,“书院里一位姓颜的先生平日里对我很是照顾,她是颜家嫡出的四姑奶奶,如今在书院里教课。”
宋氏悄悄松了口气,看着温华淡然的神色,不禁为她玲珑剔透的心思而心疼,低头闭目,掩去眼中的愧色,轻轻抚着女儿的肩膀,“瞧我,竟把礼数也忘了,若是她愿意若是由尊长定下亲事,倒也让人挑不出理来,只是这位四姑奶奶是个怎样的脾气?不知道能不能和她说上话”
平羽低着头不说话,温华扶着宋氏膝头,淡淡一笑,“不管怎样总要和他家的人打交道,虽然是刚认识不久,可看得出来那位颜先生是个通情达理的。”
宋氏虽然年纪大了,可心里并不糊涂,她也知道这桩亲事若是成了便是自家高攀了,可俗话说嫁女嫁高娶媳娶低,现在邓家虽然离颜家还差得很远,可将来未必不会变化。这桩亲事既然女儿愿意,她心里多少也好受些,说起来,非是她做事势利,要拿女儿的姻缘给儿子换前程,只是破家的县令c灭门的令尹,邓家在京城还未扎下根来,哪一家都得罪不起,若是这桩亲事成了颜家的那位小公子又是个老实孩子,自家闺女也不是个傻的,再给她在婆家找个靠山,苦熬几年,等有了儿子,后半辈子便有了盼头。
她在屋里看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在春桦嬷嬷身上,
春桦嬷嬷见宋氏看她,估摸着是要她办什么事,便上前施礼道,“太太可有什么差遣?”
宋氏用的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可是其中的深意却不容忽视,“嬷嬷,这事说了半天,我想你也是明白的,只是如今想法虽然好,却也只是想法。我想请嬷嬷帮我送一封信给温华的那位颜先生,看看她是什么意思,若是能帮忙便万事大吉,若是人家有难处,这事儿还得仔细斟酌。”
当下,宋氏便让平羽研墨铺纸,平羽心里不情愿,但到底不愿意忤逆宋氏,而且刚才宋氏的意思他也听得明白,若是颜家的那位四姑奶奶愿意为温华出头,这桩亲事就能成,若是对方耍滑,这事儿可就要拖上一拖了。想法虽然不同,但结果倒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去的,因此他暂时将烦闷压在心底,照着宋氏的吩咐将字迹写得工工整整,写完了念给宋氏,宋氏也是仔细的,又让他改了两遍才点头,誊写下来装进信封。
把信交给春桦嬷嬷,宋氏又嘱咐秦远,“还要有劳大管家想办法打听打听这颜家。”
秦远点头,躬身道,“今天回去老奴就让人去打听。”
梁氏抱着元元出来,小丫头揉着眼睛一脸没睡醒的样子,看见平羽立刻张开了手臂,“三哥——”
当天晚上春桦嬷嬷便随着温华进了鸿泉女书院,第二天在温华的引见下代宋氏拜会了元真,春桦嬷嬷为人守礼,行事又落落大方,给元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收下了宋氏送来的礼品,又备了回礼连同自己亲笔写的回信让春桦嬷嬷带回去。
元真招呼温华到自己跟前来,摸摸她的额头,“听说你病了?”
病了?温华略一回想便知道这是从哪儿得来的消息了,她笑了笑,“谈不上生病,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已。”
元真看她气色红润,不像是生病的模样,便点点头,招手让人端上来两个托盘,其中一个上面放了两匹颜色粉嫩的衣料,“昨儿家里送来了些东西,有几块衣料颜色太嫩,正是你们小丫头爱穿的颜色,拿回去做两身衣裳吧,”说着又拿起另一个托盘里的一只木盒子打开来给温华看,“这两只人参都是百年以上的,你拿去补一补。”
这东西可不是容易得的大路货,温华不好意思收下,“我哪里用得上这个?您之前不是还说夜里总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