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在书院里骄横跋扈惹人眼目,呵——”
原来是这样——所以白禾这个官员的女儿才不怕得罪侯爷家的千金。
她笑了笑,“这院子是书院安排的,我事先也没见过别的院子,哪里晓得好不好?如今遇上这样的事,还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白禾看了她一会儿,掐掐她的小脸蛋儿,“你装起大家闺秀来说话这么斯文,真是让我不习惯,还是那个野丫头比较招人喜欢。”
温华忍不住白了她一眼,“你这人非要被人骂上两句才舒坦是么?”
“哈哈哈——”白禾笑着倒在躺椅上,这时候丫鬟们捧着茶具进来了,白禾掩唇咳了两声,面色微红,“我家的香柳可是有着一手煮茶的好手段,不可错过。”
白禾虽然尽心开导她,温华到底心中郁郁,待白禾离开后简单吃了些东西,把今天抄来的课表重新誊写一份挂在墙上,呆呆地看了一会儿,便起身换了衣裳出门往榴石斋而去。
榴石斋守门的婆子一看见她,脸上犹如笑开了花儿一般,“姑娘来了!”
温华笑了笑,看了一眼上房的方向,“先生得空么?”
守门婆子道,“这会儿正有客呢,张嬷嬷倒是在的。”
张嬷嬷是元真身边伺候的嬷嬷,常常不离左右,温华点点头,移步走到上房门外的院子里,有两个大丫鬟正守在那里,一看见她来了,两个丫鬟先上前施礼,其中一个进去禀报,另一个遣了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带着温华去偏厅喝茶。
温华嗅着杯中的茶香,一言不发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张嬷嬷打帘子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幅场景。
她上前施礼却被温华拦住了,“嬷嬷不必客气。先生这会儿能见我么?”
张嬷嬷笑开了,“姑娘来还能不见么?请随老奴来。”
上房的客厅里灯火通明,元真坐在首座上,她左侧的下首坐着两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温华进屋时极快的打量了两眼,便被张嬷嬷引着行了礼,坐在了元真右手的客座上,正对着那两个小姑娘。
两个小姑娘都是十来岁的年纪,对面首座上的那个细眉大眼,长了一副好相貌,穿的大红金花锦缎的衫子,头上插戴的和衣服上装饰了不少明晃晃的金银宝石,怀里还抱了一只雪白的长毛波斯猫,另一个相貌也是不错的,但打扮上相对素雅了许多,上身白色绣紫花的薄夹衣,下面一条粉紫色的百褶裙,头上的发钗也不少,尤其是一根镶了指甲大小的金刚石的簪子,尤其耀人眼目。在温华看来,两个人似乎都十分的矜持,而这种矜持在某种神态某种气质的烘托下表现出来往往就变成了傲慢。
元真左右看了看,笑道,“你们应该是没有见过的。这是我的学生,姓邓名温华。五娘,云崖,你们想要的那座小院子就是她住的。温华,这位是杨五娘,云崖姓梁,是五娘的表姐,也都是今年新入书院的。”
原来是她!温华站起身,一边施礼一边悄悄打量对方,一开始杨五娘一动不动,直到梁云崖站起身,咳了两声向她示意,杨五娘才不情不愿的起身草草道了声万福,很快又转过脸去向元真说道,“时辰不早了,侄女就先告退了。”
元真微微皱了皱眉,打量着杨五娘和梁云崖,过了一会儿才说道,“那你们就去吧,只是我还有一句话嘱咐你们,在这书院里必然是不如家里随意,你们也要早些适应这里的生活,要守书院的规矩。”
“是——”杨梁二人施礼。
温华看着她们不仅姿态优美,礼节上更是做的一丝不苟,虽然不喜欢她们,却不由心生羡慕。
“温华,你代我送送她们?”
温华诧异地抬头看看元真,见她不是说笑,便也起身退了出来。
一路上几个人都未曾说话,杨五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