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要卖羊,正好咱家的羊圈也盖好了,我想着买上几头,等到了来年家里也多了项收入。赶明儿你陪着婶子去看看。”
她赶紧点头,想起那些五花八门的动物瘟疫,觉得还是谨慎为好,“最好是不容易生病的羊!”
宋氏失笑,“谁也不愿意那些畜生生病呀!”
温华也觉得自己这话说的多余,嘿嘿笑了两声就不说话了。
朝益张了张嘴,终于小小声的喊了一声,“婶子还有件事”
宋氏见他欲言又止,笑道,“你这孩子,有什么话直说就是。可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是缺什么了么?”
朝益赶紧摇头,“不是。七哥和我上次出门回来,爷爷给的钱还剩下了一些。我们看外面来的那些货郎的货在咱们庄上卖得贵,可在城里就便宜的多,二哥说他们虽只是赚些辛苦钱,可一年下来也有十余两银子。我们的钱也不多,只够买两头猪崽或羊崽,等养大了卖了钱,学堂里的束脩就有了。”
宋氏想了想,“你们还是养羊吧,把羊放出去养,晚上回栏就是。”想到他家没有羊圈,于是问道,“你打算养在哪儿?你家羊圈不是改成猪圈了么?是养到你奶奶那儿还是你七哥那儿?”
朝益却摇摇头道,“先前跟爷爷提了一回养羊的事,爷爷同意了,只是说既然我们自己出钱,就自己想办法找地方——婶子,能不能把羊养在你家?平时放羊割草的活儿我们包了,我们俩一个放羊,一个打柴割草,两不耽误。”
宋氏面对这个请求有些为难,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婶子跟你直说吧,不是婶子不愿意帮你们,你们平日帮婶子挑水打柴,你姨已经不高兴了,若是再帮婶子放羊,外面的人即便不说什么,你爹你姨也未必愿意啊。”
温华沉默了,宋氏的顾虑不是没道理的,万一人家家长来闹,又怎么解释?然而看到他失落的样子,她心里也替他难过,遂轻轻扯了扯宋氏的袖子。
宋氏没有看她,又道,“这事儿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还得跟你奶奶商量商量,要是她同意了,你们尽管养着,要是不行,就再想想别的办法,如何?你们哥儿俩还小,趁着现在脑筋好用多读两年书,将来不管到哪儿都不会受亏待,赚钱的事过两年再忙活也不晚,你爹总不能亏待了你不是?”
朝益点点头,眼眶红红的,沉默了许久抹抹眼睛说道,“婶子,我也不想整天这样,可是学堂的李先生说了,只要能考上了秀才,就能得一块地,每年还能从官府领到一笔钱,捐税也少得多,先生说我还需再努力些。我就把这话告诉我爹了,可我姨说李先生二十多岁中的秀才,若是我也要到二十多岁才中秀才,家里养不起,让我趁早死了这条心我本来没想着用那些钱,可七哥说我总要为以后打算打算,养羊卖了钱,一点点积少成多,将来就是不去考学,也能攒两个本钱。”
屋子里安静极了,宋氏的脸上又无奈又心疼,半晌,她长叹了一口气,“你有这份志气很好,可科举这条路实在太难了,好比鱼跃龙门一般,可即便中了举,你若是没有门路没有钱财去打点,也是难有作为——你看李先生,虽是做了举人老爷,家中有房有地,吃穿不愁,可到底是没做过官,读了这些年的书未免可惜了。”
朝益摇摇头,“我读书也不是为了做官,将来能有一块自己的地,少纳些捐税就可以了,听说秀才见了县大老爷也是只要作揖就行,不必拜的,若是考中了,将来不管是种地还是做买卖,都没人敢欺负。”
宋氏没料到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得道,“你既然已经打算好了,我就去跟你奶奶说说。回头去百旺家瞧瞧他的羊怎么样,你也跟着去吧。”
“哎!”他抹抹脸,面露喜色,“不早了,婶子,我去学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