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然引起百姓愤怒,纷纷自成群党自卫,与宋军对抗……等情况

    赵烁看罢,随交与臣下遍览,皆纷纷说道:武以兴邦,文以治国。朝廷应即遣官员前往治理,否则将酿成祸患,难以收拾也。皇弟光义与赵普亦恐武将失控,亦赞同此议。于是,赵烁即命参知政事吕馀庆为成都知府,枢密直学士冯瓒为梓州知府,更令次日起程前往赴任,不得延误。

    又有一份高怀德呈上的密折,奏道;“……臣奉上谕;若见花蕊夫人之时,即令她立即写诗一,以看她的才情如何……”臣初见夫人之时即对她说;蜀中百姓传言,夫人自恃色相才艺迷惑孟昶,致令西蜀亡国,乃川中之红颜祸水,不杀难平民愤。闻得夫人文才过人,请即赋诗一向大宋皇帝以剖白此事,以免皇上降罪。

    夫人闻言,长叹一声,潸然泪下道;“天下安危,乃大丈夫之责,何辜委罪于红颜耶?”说毕,援笔写出七言绝句一;“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特呈御览。

    赵烁看了,连声赞道;“好诗!好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说得好!天下安危,乃大丈夫之责,何得委罪于红颜呢?”随即亲书手谕,令高怀德、郭进二人将孟昶及花蕊夫人分前后从大江押运东下,再从淮河返京,以策安全。

    且说吕,冯二人领了皇命,星夜赶赴入川。这吕馀庆到了成都,在部队中选出原属禁军的一千人,建立了州衙。但只见盗贼四起,官兵果然是置若罔闻,将士仍只是恃功骄纵,沉迷酒色,士兵则四出抢掠,吕余庆先是向王全斌转达皇命,严治军纪,清除匪盗。但到了这时已是上?不正下?歪,这王全斌也整治不了了,吕余庆旋即派衙兵上街巡逻执法。这一日正逢集市,街吏来报又有士兵醉酒持刀在集市中抢掠商人的财物。吕余庆怒道:“本官已宣布皇命严禁抢掠,但凡有违反者,一律以盗匪论处,就地正法。”就在集市这一天,当场捕杀了十多个抢掠百姓的士兵,斩示众。一时军中肃然,连王全斌也吓醒了,忙召集将士训诫:“凡有抢掠百姓者,军法重治。”州内治安始得渐见好转。

    这冯瓒到了梓州开始也是整顿治安,几天之后,探马来报说:附近有原来的蜀军将校上官进,兵败溃逃,不愿降宋,在此聚集了一群亡命之徒,劫持了数万村民,今夜前来攻打梓州。此时梓州只有守兵三百人,一时人心惶惶,有幕僚进言道:“贼众我寡,难缨其锋。大人不若即偕合衙官员前往成都,一来可避贼锋,二来又是借兵讨贼,待请来救兵再去讨贼,尚未为晚。”

    冯瓒笑道:“岂有此理!朝廷命我到此保境安民,岂有贼兵未到州官先逃之理?况且这个上官进乃亡蜀的一员逃兵,败军之将,难以言勇。他所纠结的均是乌合之众,不足挂齿,吾当用计破之。”

    说罢,随即修书送往成都,搬兵破贼。又与将佐密密计议,在城中选出二百个精壮后生,穿上军装守城。把那三百士兵分作几队,荷枪带刀,东门出,西门进。南门出,北门进。轰轰烈烈的走了几遭,一时间,连城内百姓也都以为调来了千军万马似的。贼兵探子见了也忙去回报。

    那上官进也确实如冯瓒所言,是蜀军中的一个无名小辈,既无勇又无谋,野心倒是不小,看到时势混乱,听说是“时势造英雄”,他也想乘机捞一把,散尽了家财,邀集了一群市井流氓地痞,大杯酒大块肉的吃了几顿,在喝得酒酣耳热之后,攘臂高喊道:“弟兄们!赵烁倚仗人多势众,无端灭我蜀国。孟昶贪酒好色,死不足惜。但我蜀中百姓是好欺负的吗?我上官进今日愿与诸位同赴国难,驱逐宋兵,重建蜀国!”哪些地痞们也就齐声起哄,这样就闹了起来。如今听说梓州来了不少人马,早自慌了,带着这帮子人来到城郊远远的驻扎,不敢攻城。

    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