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战争就结束了!”
威廉三世和雷德尔元帅显然被林威说动了,特别是雷德尔元帅十分赞成林威的建议。所以当日本海军还在肆虐东南亚的时候,德国海军的大举出动,而且带着明显的敌意立刻吓坏了美国,受创的美国海军现在显然不是德国和日本加起来的对手,要知道德国已经快将苏联摆平了。索性德国海军并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但是美国海军还是随时提防着德国海军。进入到三十年代之后,美国海军很长时间没遇到过这种事情了。
东线的战争随着寒冬的到来归于沉寂,但是不论是德国还是苏联都知道,明年才是战争决定生死的时刻,到时候的战争将是真正的比拼国力。第二年春天,休整了一个冬天的两国,再次开始生死大战,失去了一般工业区和一半多人口的苏联,这个时候再也不是德国的对手了。经过了一年的发展和动员,德国的工业产能在四二年达到新高,黑豹坦克以每月八百辆的速度走下生产线,配合着德国从各地驻军调集来的士兵,已经让战争的胜负彻底失去了悬念。随着德国证明了自己不用任何国家帮助也能取得胜利,东欧各国开始准备在苏联身上分一块肉,各个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准备未来分一块蛋糕。
这个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充满了龌龊,在胜局已定的情况下,林威开始利用政府的名义影响国防军的战略,好几次选择了保存实力的举动,甚至把苏联红军引到土耳其军队一线,让他们火拼。成果是非常明显的,苏联红军甚至一度攻进了土耳其境内,不过这一切都影响不了最终的结局,一九四三上半年,不管是斯大林在不愿意,但是也不得不向德国祈求和平,因为苏联真的再也打不下去了。在同一时期,由于被德国和日本海军威胁,动员全力的美国也彻底压制住了日本,只差登陆日本的最后一步。
四三年下半年,完全拿出来实力的美国独自对付日本,当然毫无例外的成功登陆。但是日本人的输死抵抗也让美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样,付出了金百万人死亡代价的德国也不愿意继续战争了。双方开始坐下来谈判,条约以一战时期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为蓝本,德国要求苏联割让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加上以东直到第伯聂河的领土,北方则坚决要求把列宁格勒划归德国版图,一共要求苏联割让三百二十万平方公里领土,这将标志着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将被德国合法占有。对此苏联表示不可接受,德国的态度则十分强硬,要么割地、要么继续战争。这时候的苏联几乎拼光了所有的能够参加军队的人口,继续战争已经不可能,只能接受德国人的提议。
苏联失去了一半的欧洲领土,几乎将整个国家赔进去了一半,更加糟糕的是,它失去了一半多的人口,而处在苏联控制下的人口,则因为战争导致了男性人口十分短缺,就算是保留下来了工业也没有人口将这些工业发动起来,苏联已经彻底失去了和美国、德国争锋的资本。时间越是现在越宝贵,随着技术的发展,苏联和美国、德国两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美国和德国在两大战场中解决了自己的对手,冷战自然不可避免的开始了。德国加入的战争时间比美国长得多,受到的损失也更大,经济也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却比历史上二战以后的苏联强得多。如果人们以为这样德国就会从冷战中占据下风,那么肯定大错特错了。举个例子,一九五零年的苏联和美国谁强?当时的美国处在黄金的时期,而苏联刚刚摆脱卫国战争的巨大损失,美国不论在经济还是工业,都是苏联的几倍。但是二十年后世界上却出现了苏联咄咄逼人美国步步后退的情况,这固然因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否认苏联本身经过二十年已经足够对美国进行挑战。
德国的情况当然比苏联强得多,受到的损失也比苏联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