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很费劲才认出来,他是黄伟良办公室的工程师杜熙,三年前,他们还一起吃过饭,杜工当时也就五十出头的样子,三年没见,他老的多了。
“杜工也是吗不跳字。林燕客气地问道。
“你们好胳膊好腿的,来这里干嘛,咱矿上的人都去省政府门口静坐去了。”长条椅子中间坐的那个人,皱着眉有点不悦地对他俩说道。
“张继明,你说的真的假的?”杜工一脸惊讶。
“骗你做什么,你看嘛,财务科门口哪天没有一二十个人,今天才我们三个。”张继明很认真地说道。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来矿上的人特别多,他们在这里吵吵了一个小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去请\愿,就一窝蜂都去了,估计现在都到省政府了,十点半那趟是快车。”
林燕看看表,一点多了,如果坐的是十点半的火车,现在肯定到了。
“矿上没有钱,不去大领导那里闹,光来咱们财务科也不解决问题。”长椅边上的一个人说。
林燕靠着财务科的大门休息,听这几个在闲聊,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矿领导手里没钱,怎么解决问题呢?她又想起那堆泥煤,要是能早点变现就好了。
林燕靠着门,疲累让她几乎进入梦想,就在打盹的时候,她忽然想,若想办法把那堆泥煤去除杂质,不是可以马上卖出去吗?并且,价格比卖泥煤高好多,她记得老公中学的同学张立勇,就是学选煤的,听他说,泥煤筛选技术已经过关了,若请他帮忙设计生产流程,是不是就可以解决眼前的问题?
林燕越想越觉得可行,矿上现在最着急的就是弄到钱,自己若提出承包那堆泥煤,说不定对方会答应,这样的话,一边生产精煤一边卖钱,应该能够运转开来的。
林燕虽然没有做过生意,但她一直是个勇于实践的人,前一世,她从来没想过做生意,不然,也许早就成功了。
林燕被自己大胆的想法激励,浑身都觉得有精神,她从身上的背包里取出水杯,在水龙头底下接了点凉水,还没仰头喝呢,杜工喊了一声:“小林,财务科有人来了,不要喝生水。”
来的是财务科长,大概是走的太急,他一脸通红。看到门口坐的人,他恼火地嘟哝:“闹吧,你们怎么不一起去省政府大门口静坐啊?这不,矿长着急了,非要逼着我给大家发工资,我也不是神仙,能变来钱。”
“怎么回事?”张继明问道。
“咱矿上的人在省政府前面的南城广场静坐呢,那边打电话过来,让矿上今天务必解决问题,矿长把我训了一顿。他都弄不来钱,我有什么办法?”
“你还发牢骚,不怕矿长撤了你。”
“哼哼,他还撤我?省里的电话说,他不解决问题,明天就别干了。”财务科科长牢骚满腹地开了门,坐在办公桌跟前叹气,林燕大着胆子进去,从一个办公桌的暖水瓶里倒了杯开水。
财务科科长瞪了她一眼,似乎嫌她进来,毕竟大门口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
“唉,矿长让我解决四十万,和他去省里把工人接回来,我哪里变出那么多钱啊。”他又看看林燕,“你出去吧,矿长见你进来,肯定会骂的。”
“我要是有办法解决你们眼下的危机,矿长是不是会欢迎我进来?”
“少吹了,那要一百万才能解决问题,就你?”
“我真的有办法解决问题。”
林燕的话还没完,就听见门口一个焦急地声音问:“你有什么办法?”
“我,我可以和工人签下协议,半年之内一定补发他们全部工资,他们有了希望,就不会去闹事了。”林燕忐忑地说。
进来的是两个人,一个五十多岁,一个年轻一些,大概有四十几岁,财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