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021年大同27年2月辽帝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巴格达,皇帝的到来让巴格达城一片沸腾,辽帝国终于在心里上代替了阿拔斯王朝。这个来自于东方的帝国是那么的特别,甚至比突厥人c回纥人还特别,虽然他们是来自于东方的民族,但是他们捍卫真主,是真主在人间的使者。

    欧洲人也是第一次接触来自远东的帝国,他们不太喜欢“lia一”这个发音,而是称他们为‘qidan‘帝国。

    远离一片狼藉的贺哲大漠当然是好,但是巴格达也有巴格达的问题,首先便是圣城的归属,没有了隋帝国的危险东罗马帝国来要账了。

    辽帝当然不会给他,于是协约国正式瓦解,两个大帝国在安泰普展开决战,结果辽帝国利用隋军遗留的连弩车打的东罗马人丢盔弃甲,于是东罗马帝国丢掉了小亚细亚,连弩车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战留下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喀喇汗国的归属,虽然在辽帝国的支持下喀喇汗国取得了短暂的独立,但是喀喇汗很识趣,在做了三个月汗王后喀喇汗请求自去王号归附大辽,辽帝假装推迟了一番就吞并了喀喇汗国。

    战争的胜利明王耶律隆象功劳第一,因此辽帝把阿拉伯半岛封给了明王隆象,王府设在加沙。由于乌兰珠不习惯巴格达的生活,辽帝把科部多c夷播海c贺哲三州封给了汉王隆城,王府设在贺哲城,这样乌兰珠就可以在儿子的陪伴下在熟悉的家乡生活了。

    战后辽帝国的民族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统治阶层的契丹人变的更少了,突厥人虽然也少了些,但是突厥部族却趋于统一,大部族多了小部族少了,占人口多数的阿拉伯人c波斯人因为战争大量进入军界并逐渐占据重要职位,另外就是汉人的加入,隋军突然后撤留下了大量,战后这些移民大都成了辽帝国治下的百姓。从地域上来看,契丹人c汉人多分布于科布多c夷播海c贺哲州等帝国东北部一带,突厥人多集中于帝国中部,阿拉伯人集中在帝国中西部。从政权划分上看,汉王隆城成了契丹人与汉人的王,太子隆绪成了突厥人的王,明王隆象成了阿拉伯人的王,帝国三分之势初显。

    帝国往何处去,少数派的东方人如何统治中亚c西亚,枢相陈佳轩向辽帝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案

    首先便是汉化,枢相陈佳轩毕竟是汉人,推行汉化是他的一贯主张,现在大量汉人的涌入为他的汉化政策提供了条件(大约有30万),因此他给辽帝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民族和解,坚决杜绝迫害汉人,他的理由是“汉人与契丹人种族相近,陛下也不愿意全国都是蓝眼睛吧”,作为黑眼睛的黄种人辽帝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于是颁布和解令,“契丹与汉是兄弟,偶有争斗也是家务事,朕绝不允许相互记恨”,于是汉人在辽国的处境顿时好了许多,逃亡的汉人也少了。接着就是吸纳汉人进入官僚系统与军队,由于辽帝国的官话是汉语,汉人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汉人大量进入辽帝国的官僚系统,一些在隋帝国郁郁不得志的不第秀才也慕名而来,一时间汉人把持了帝国三分之二的文官官位,但是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却分不清他们与契丹人有什么区别,于是把他们统称为契丹人,既然契丹帝国来自远东,文官中契丹人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辽帝国黑眼睛统治蓝眼睛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引起阿拉伯人的不满,况且黑眼睛很仁慈,他们基本上不用肉刑,与黑眼睛的关系搞好了往往能够得到意外的惊喜(在中华这个叫关系)。

    汉化政策还有另外一个惊喜,就是汉语的拼音化,一个叫朱庸的汉人精通天竺c波斯c阿拉伯c希腊等十余种语言,他根据这些语言的发音发明了32个基本字母,字母组成音节,音节标注在汉字上,各个民族按照音节就能读出汉字。汉字拼音化极大的方便了各民族学习汉语,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