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知府倒下后引的一连串官场动荡,都被布政使崔贯之压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在没有引起大乱的情况下实现了大换血。也就是说,镇远侯在平洲路的势力已经被信安王替代得差不多了。
老王爷又想起同在京城的镇远侯左思道这些天里焦头烂额的四处活动着,嘴角不由得挂上一丝冷酷的笑意。活动也是枉然,皇上早想把他拿下了。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利用,皇上才没这么傻呢。
这个机会,却是从自己这两个尚未谋面的外孙、外孙女身上带出来的。
想到密报中对展眉表现的叙述,老王爷的脸色变得有些复杂。
他当初想把他们接回来的动机很单纯。当初将素瑶下嫁凌家,原是希望她能远离纷争,平平淡淡过一生,谁知她还是没能多熬几年。
都是自己没用,不能保护这些儿女每次想到这几个先自己而去的儿女,老王爷铁石般刚硬的意志都忍不住有丝松动。
尤其是素瑶,是他和老王妃唯一的嫡女,早早就请封了郡主的。
本想着给她找一个好夫家,风风光光把她嫁出去唉,白人送黑人,总是这样令人伤心啊。
听到素瑶也已去世的消息时,老王爷是真心难过了。接着便从临川王妃口中,得知素瑶留下的一双儿女已经成了孤儿,他便二话不说,立刻吩咐家人去将他们接回来。
在他记忆中,凌老秀才的家境的确很一般。当时王府又被抄了家,素瑶出嫁时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嫁妆,这两个孤儿的生活应该十分困顿。不把他们接回来,岂不是让他们俩在江城受苦受穷么。
令他欣慰的是,外孙展眉竟然如此争气,小小年纪就已经拜在大儒夏伯卿门下,进入杜衡书院就读。临川王妃还给他带来了展眉写的诗词,老王爷虽然是武人,可也看得出那都是难得的佳作。又听说外孙女儿舒绿也是知书达理,略通文墨,亦有“小才女”的名头。
这使得老王爷想见这对外孙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人一老,就更喜欢晚辈在身边。
然而,展眉在古州掀起的这场风暴,让老王爷大大地吃了一惊。
不管是粱总管先让人捎来的秘信,还是密探们送来的报告,其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展眉的内容,都使得老王爷难以置信。
这,………,怎么可能呢?
他是从什么地方学到这样的身手?而且他在这件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冷静、镇定、狠勇都不是一个小小的书生所能做到的。
老王爷不得不重新开始评估自己这个外孙了。
就在此时,下人来报:“王爷,凌少爷、凌小姐来了。”
“让他们进来。”
老王爷依然坐在宽大的楠木书案后,用略带期待的眼神看着书房门口。
就在下一刻,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素瑶……
活生生的集瑶又回到了自己面前!
舒绿一迈进书房,就被两道灼热的目光盯住了。她抬起脸来,看着书案后一脸震惊的那位老人,深深拜了下去。
“舒绿见过外祖大人。”另一边,展眉也同时行了礼。但此刻的老王爷,只顾着看舒绿,
不免对展眉略有疏忽。
展眉无奈地笑了,妹妹的脸就那么像他们的“母亲”么?
也是,要不是她这张酷肖生母的脸孔,临川王妃也不能将她一下子认出来。
舒绿被老王爷的目光笼罩着,稍稍有些不自在。但她从这老人的眼里,竟看到了一丝泪痕,又觉得他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人。
他是真的很疼爱素瑶这个女儿的?因此才会看着自己这张脸了呆。
舒绿心理上一点也没把自己当成信安王的亲人,起码现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