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争议难以解决。而当对方出现拖欠货款行为时,中方外贸单位普遍出现“重关系,轻索赔”的现象,宁可国家利益受损失,也不愿或不善于诉诸法律,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有个别公司选择国外不良讨债公司,追款不成反受其害。据统计分析,目前,国际拖欠案国内发案地区已由1980~1990年的集中于沿海大城市及经济特区,移向1990年~1994年的内地省市,并形成最新趋势,即向缺乏外贸经验的地区和公司移进。
8、国有资产在担保中流失。近年来,辽宁省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单位轻率地为别人作担保,使国有资产流失。1994年该省对15起大案进行调查,经济担保近亿元,损失额超过5000万元。
上述只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而已。至于在实际生活中,手段更为繁复。以深圳特区为例,截至1995年3月底,全市共清退挪用、惜用和拖欠的公款计人民币2.69亿元,港市637万元,美元548.8万元。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有:某国有大公司的总经理,将1000万元巨款私借给个人做生意,从中捞取好处;另一公司经理则以假发票、假迸货单等形式,将3920万元港市汇到香港,借给他人做期货,造成严重亏损。深圳监察局组成调查组前往调查时,还发现该公司违反有关规定,将业务折扣款3000多万元港市存放境外。另一会计事务所所长王某,则用公款为女儿购买商品房和炒股票,仅为自己购买高尔夫球会员证就花了35.79万元。这类公职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长期挪用、借用和拖欠公款,将公款借给外单位或亲友使用,长期拖欠承包款或不jiāo租金,擅自动用公款炒股票、炒房地产中饱私囊,挪用公款购买香港或外国护照,借用、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为个人经营牟取私利等问题,在深圳一些单位里非常严重。
最值得深思的是还有社会无业人员参与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发生。1994年10月,深圳市监察局查处一宗涉及社会无业人员以公司名义代签合同骗走国有资产30万元的案件。据该局披露,此类情况还有数起。主要方式有:(1)一些社会无业人员以所谓“能人”的身份,用投机取巧的手法混进企业,甚至充当领导或负责人,yīn谋得逞后,就大肆挥霍侵吞国有资产。
(2)千方百计利用熟人、朋友签合同,代做生意,从中谋取好处费。
(3)利用亲属关系户的权力代担保贷款,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侵吞国有资产的图谋。
(4)混进企业后为所yù为,视国家资财如水,坐享其成,失职读职,不负责任,造成企业巨大损失而无法追究。
这些无业人员侵吞国有资产具有更大的危害xìng:一是这些人带着贪yù而来,时刻虎视着国有资产。二是侵吞手法更加狠dú,不顾后果。三是对企业。没有法律责任,对企业行为也极不负责,问题发生后也难追究,结果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政府和理论界人士也早已注意到,只是如何遏止,至今也未想出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状况。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潘岳表示,1995年以产权变动、产权关系混乱造成的流失为查处重点,并搞好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改组、公司化改造、境外资产、黄金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的资产流失调研,为以后的查处作好准备。
几个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事例
被“蛀虫”至空的深圳市东部开发(集团)公司
深圳市东部开发(集团)公司是深圳市几个大企业之一,在其兴旺时期,曾创下年利润过亿元的纪录。但是近年来由于该公司存在一大批蛀虫,和外人里应外合,挖空了企业。这个企业是如何被蛀空的呢?这里聊举几例: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