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激烈,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能不能在21世纪屹立先进民族之林,现在是打下基础的关键时刻。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过将近20年百折不挠的努力和持续渐进的推行,现在已经到了质的飞跃的关键时刻。能否完成这一质的飞跃,将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三、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积累了许多问题,现在也已到了非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时刻了。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进的羁绊。
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群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各个专业研究有素的专家,他们虽然不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们,但是“位卑不敢忘忧国”,聚集一堂,组织撰写了《中国问题报告》系列丛书。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崭新体现。
我不敢说他们所提问题都十分准确,观点都绝对正确。万事开头难。即使先行者的错误,也会是后继者正确的先导。因此,我敢说,这是一项有重大价值的工程,是一切关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人值得认真关心的事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和规律,无法也不可能依靠别人来解决,只有脚踏实地地站在中国大地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卧薪尝胆地耕耘的人们,才可能真正认识、透彻了解和认真解决它。
历史已经显示,并将越来越证明,1997年是中国命运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在以jiāng zé mín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勇前进吧。
刘吉1997.1.13深夜于五乐斋
主编的话
牛年伊始,我受邀参加全国青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扶贫团”赴河南南部山区。对我这样一个书斋学者来讲,切身感受一下中国开放改变的现实进展,遭遇一下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这正是盼望已久的机会。
初春还是那么寒冷,南下的火车带我们一行驰过辽阔的中原。出京门,过邯郸,下南阳。中原古地,当年金戈铁马厮杀的疆场,如今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腹地,成了中西部发展对比的试验场所。而这里,正是当年小平同志率刘邓大军数十万兵马进行中原逐鹿的主战场。在本世纪的下半叶,正是小平同志领导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第二次“决战”
不过,这次他是全局的总指挥。
我们正是,也不过只是这次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决战中的普通的一员。我们的生命与它相联,我们的荣辱与它相关,我们的信念被它所溶化,我们的志向被它所感染。
南下的一路上,我想着我们这套书。在筹划这套书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回答改革进程中遇到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我们有责任,因为我们是职业理论工作者。
十多年中,我们的学者浸润在这一个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领域中,思考着,研究着,阐述着,与祖国的现代化进程同呼吸,与小平指引的改革总战略共命运。
改革18年了,我们亲身经历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这场伟大的变革。与前苏联的那种败家子式的“改革”相比,我们作为中国人不禁为自己拥有邓小平这样成熟的杰出的领导人感到自豪。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的命运,从文革的灾难xìng后果中挽救了中国。
正如不少作者所论述、所预料的,我在河南南部的县里与干部群众座谈中了解到的问题,是那么迫切地要求有个明确的说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什么?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区别在哪里?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理据是什么?今天的意识形态战略要增添什么新的内容?国有企业效益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