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明”可复,其主要

    含意还是发泄排满的民族意识。“铲富济贫”这口号比“反清复明”的口号渊源还要早些,

    中国历史上的叛乱都有这种类似的口号。可是这句话的含义,也并不明确。一般说来,只是

    将富户的钱粮没收过来,发散给那些傲傲待哺的贫民罢了。

    洪江会起事逼近了,纪律也宣扬出来了。所谓“三刀六眼气”,是洪江会圈子里一种早

    已订下的严重处罚,那是说,谁要背叛了洪江会,或者违犯了它的重要会规和纪律,就要被

    刺上三刀,并且要现出六个眼来;即每一刀要有一个进的眼和一个出的眼。这种帮会的制裁

    办法虽然从未听见真正实行过,但其残酷xìng足以吓唬乡下人,也能藉之维系其本身团结,作

    用是很大的。

    洪江会更将它的党徒按照部队的形式编组起来,乡村地域的区划,每十个壮丁编成一个

    最小的单位;由洪江会的大头目就十人中指定一人做什长来统率。十个什长之上指派一个百

    总;十个百总之上指派一个千总;千总之上还有统领等名称。起事前这个区域里洪江会的大

    头目觉得党徒众多,一切似以准备就绪,又因秘密泄露,乃决定突然发难。发难的日期是非

    常秘密的,一般人事先毫无所知,官厅方面当然更不知道。那天上栗市惊慌到来的时候,即

    是洪江会的头目们正在下达集合的命令。这个命令的要点,大致是指示各什长、百总和千总

    召集部属,配带各人已有的武器,按时向指定地点集合,并向指定地点行进等等。第二天清

    晨我们三个小孩在文家店铺、门口所看见的农民队伍,也就是依据命令集合起来的一支。

    这支造反的队伍究竟用的是甚么名称,其领导人物又用的是甚么头衔,这是一件传说纷

    歧的事。只知龚春台确是这次起事的首脑,乡间称之为洪江会大头目或大统领,据说他曾出

    过一些布告,但这一点我已找不出可靠的根据来。

    龚春台不过是洪江会萍浏区域的大头目,并不是整个洪江会的最高首领。洪江会的大首

    领是哥老会的马福益。龚春台的造反计划是将各处集合起来的会众,一起集结在浏阳南部的

    某个地点,由他统率着浩浩dàngdàng的杀到浏阳县城去。他心目中大概以为占领浏阳县城是一件

    轻而易举的事,他设想只要占领了浏阳县城,将造反的旗帜高高树立起来,散布在各地的洪

    江会就会闻风响应。

    一九○六年夏秋之间,湘赣jiāo界一带地区发生旱灾,十月间这一带的人民已感觉米珠薪

    桂,人心颇有浮动。龚春台就利用这种饥荒情况,号召党徒,说打下浏阳县城,没收富户的

    钱粮,大家才有饭吃。据说他的队伍中还有一些挑着箩筐的穷苦人民一同行进,准备打下浏

    阳县城可以分得粮食,这一点也是他能够号召大家起事的一个主要因素。

    龚春台和其他洪江会头目们发展党徒和办理赌场,表现得很能干;但对于作战一事,却

    缺乏应有的准备。据说龚春台确曾集结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声势不为不大。可是他并没

    有组织起一个有效率的指挥机构,那些大小头目们又都是临时集结起来的新手,显得有些盲

    人瞎马。因此,这支庞大的队伍在两天的行动中,不能按时合理进餐,有些分不到房屋休息,

    居住行动又无规律,受尽饥饿、寒冷、疲惫等折磨。而且这支莫名究竟的农民队伍,在造反

    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