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挺却一一以坚决的语气回答:先缴械再说,天亮前,南昌城内的各机关,

    都已被全部占领。

    八月一日清晨,占领南昌的军事行动结束以后,建立政府和今后应采取的军事策略是急

    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建立政权这一问题,我和谭平山等所考虑的是成立正式的国民政府或成立临时xìng质

    的政权机构,我们没有提到要建立苏维埃政权。当时一般的看法,以为一个正式政权的建立,

    须有稳定的地盘;而又必需有继续的军事胜利,才能获致。同时,共产国际一向的政策,又

    是主张建立一个有力的国民政府,并反对托洛斯基建立苏维埃的主张。所以讨论的结果,便

    决定了组织一个临时政府,名之为“中国guó mín dǎng革命委员会”。

    中国guó mín dǎng革命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一、号召国人拥护孙先生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

    大政策;二、在适当时机,召集guó mín dǎng全国代表大会,改组guó mín dǎng,成立国民政府,讨伐南

    京武汉一带的叛逆。当时,我们在南昌所发表的宣言文告,大体就是根据这两点作成的。

    革命委员会由二十五人所组成,包括谭平山、宋庆龄、吴玉章、邓演达、何香凝、恽代

    英、张曙时、郭沫若、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张发奎、贺龙、彭湃、林祖涵、朱德等。

    这个名单由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后,即由谭平山在一次包括guó mín dǎng左派人物的会议上,提出

    予以通过。委员们立即宣誓就职,旋又推举谭平山为委员长,吴玉章为秘书长。这名单中的

    guó mín dǎng左派人物,除张曙时以外,其余如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并未到场。他们的名

    114/185

    ----------------------- Page 266-----------------------

    《我的回忆》第二册

    字被列进去,这是利用guó mín dǎng招牌所必需的。至于张发奎那时已与南昌bào dòng处于对立的地位,

    中共仍将他的名字列入,一面表示拉拢,一面想借此维系第四军军心。参加南昌bào dòng的国民

    党左派人物,只有张曙时、姜济寰、萧炳章,和一些guó mín dǎng中下级干部。因此,这个革命委

    员会,用的是guó mín dǎng的招牌,事实上是完全由中共所cāo纵。

    军事行动策略更是紧逼的问题,当时张发奎所率领的第二方面军一部分,正由九江向南

    昌逼近,声言讨伐叛逆。朱培德也正在吉安樟树等地调集他的部队,作反攻南昌的部署,武

    汉南京两方,都可迅速集结其他部队入赣增援,对付我军。根据这种种情况,我们认为南昌

    处在四面受敌之中,显然不易立足。当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主张南下占领广东东江一带

    地区①,以潮汕为据点,再行统一广东,出师北伐;一是主张西向进攻湖南②配合湖南的农

    军,占领一部分地区,以为根据,再图大举。贺龙对于第二种主张很感兴趣,因为湘西一带,

    原是他的老巢。但讨论的结果,大多数赞成南下的主张。理由是东江一带防务空虚,易于占

    领,且不至四面受敌,东江的农民运动,早有基础,力量易于扩张,又因占领汕头海口,可

    望获得苏联的接济。当时大多数人不愿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