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皖战争一触即发,我们都忙于谈论时局的发展,

    准备应变,北大师友们多数乘着假期纷纷离校。大约是七月十二日,李大钊先生向我郑重其

    事地表示:“你还是赶快离开北京的好!”因为他认为在战乱期间,段祺瑞的亲日派将加紧迫

    害反对他的学生们,我有被捕的危险。我也向他说:“你的危险可能比我更大。”李先生表示

    他留在北京并无关系,因为他是北方人,躲避的办法多些。后来他也准备暂时离开北京,要

    我和他一起到他的家乡河北乐亭县,到海边去避暑并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

    我赞成他暂时回乡,但我不愿同行。我愿到上海避难并和陈先生商谈一下关于马克思研

    究会和进行工人运动的步骤。我说:“事态发展到现在,为了革命、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

    和今后个人的努力方向,都须从长计议一下,定下一个长期计划。”当时我还年轻,没有自

    动组织共产党的想法,但不只一次表示,只要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先生带头,我一定热诚追

    随。

    李大钊先生赞成我到上海去,对于他的不能同行有些怅惘。他提到陈独秀先生最近的来

    信更急进了,主张采取实际行动,大干一场,但没有明白说出如何干法、也许是信上不便多

    说。他认为我去一趟,正可和他当面商讨。他要我向陈先生表达他的意思,大意是他虽主张

    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入手,但陈先生如有进一步的计划,他也很赞成。我们分手时,他还向我

    说:“战争就要bào发了,你不可耽搁,迟了恐怕jiāo通断绝。”

    ① 李大钊先生在一九一二年即曾译《托尔斯泰主义之纲领》,一九一七年三月又发表《俄国大革命之

    43/151

    ----------------------- Page 4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影响》一文于《甲寅月刊》。接着他分别在《每周评论》、《新生活》、《新青年》、《新潮月刊》及《少年中国》

    等杂志上发表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论文,是中国从事共产主义运动者中研究杜会主义较早

    的一个人。

    ② 李大钊先生介绍威金斯基、杨明斋去会晤陈独秀先生,似乎并不知道他们的秘密使命。因为李大钊

    先生和威金斯基后来都没有说过他们之间有过甚么初步的商谈。大概李真的以为威金斯墓是一位新闻记者。

    威氏与陈独秀先生在初步接触时,尚隐瞒着他的真实身分。似乎也可以推知李当时的介绍信只是泛泛的。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章 陈独秀的最初策划

    陈独秀先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共产党的始创人,这不但由于他的声望在当时起了号召的

    作用,而且实际上他确是组织中国共产党的最先发动者和设计者。他具有决心和信心,拟定

    发展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初步蓝图,并从事实际活动。由于他多方推动和组织,各地的马克思

    主义者的零星活动终于演进到中国共产党的正式组成。

    一九二○年七月十三日下午,正是直皖战争的前夕,我由北京乘火车赴天津,旅客异常

    挤拥,车行的速度也不正常,近黄昏时才抵达中途的廊房站。火车进站后即停止前进,站外

    隐约传来稀稀落落的qiāng声,旅客们惊惶不安,但都不敢离开车厢。凭窗远眺,只见高与人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