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月庵,顾名思义是个真正的清静沉寂之地,庵堂不大,住持慧灵师太静修多年,不喜张扬吵闹,并不特意攀结权贵,进入静月庵上香的人禀持一个缘字,当年林氏也是无意间走进去的,得了慧灵师太的护身符、转运符之类完全因缘所致。
小乔曾在林氏陪同下去过静月庵,见过慧灵师太,没来由地觉得那个目光沉静深遂、少言寡语又满面慈爱的老尼姑是个得道高人,对她很是敬重。
因而小乔遵循林氏嘱咐,只作为普通香客进静月庵上香,并不曾以隆重华丽的王妃仪仗扰人,先后去过两次,慧灵师太都领着全寺比丘尼十分安静地以相应礼数接待她。
小乔欣赏慧灵师太的处事方式,也很喜欢这种心照不宣、相互尊重的礼仪,因而和赵瑜商量,让他安排好,若是王爷王妃一同出城上山进香,侍卫可以带,能不能低调点,不要像平时那么前呼后拥、吆五喝六的?
赵瑜听小乔这样说,笑道:“谁吆五喝六了?别人或许会那样聒噪,我的卫队走在路上只除了车马声,连说话声都极少有的!”
初一、十五上香还愿的人多,林氏为小乔定好拜送子娘娘的日子是四月十五,却因感时症不能去,小乔找着身边两位宫嬷嬷还有苏妈妈、陆妈妈等有年纪经历过些事情的人来问,一致认为该换个日子,苏妈妈说十六、十八也是可以的,心诚则灵,送子娘娘总能感应得到善男信女的心意。
夫妻俩便决定十八日去静月庵进香,也传话到忠义侯府告知林氏,让她不用担心,好好养病。
十八日一大早,院子里晨雾还未散尽,忠义侯府便有人过来了。是文清带着文丽,由金妈妈和几位婆子仆妇陪同而来,说林氏嘱咐:拜送子娘娘总得有一两个娘家人陪在侧,府里老的老、少的少、病的病。还有赶着去上朝上衙门的,最清爽的就这两个了,让小舅子小姨子陪着去吧!
小乔只道赵瑜要骑马,便笑着拉了文丽,让她随自己坐车辇,赵瑜却不放心,知道城外有一段官路正在修整。还没完全修好,怕颠着小乔,姐妹俩一个身子沉重一个又太轻巧,文丽必定没有力气支撑姐姐,便劝小姨子不如带上赵炫另坐一辆车子,文丽自是高兴,就想着能和外甥多待会。
这样仍是赵瑜陪小乔坐车辇,文丽抱着赵炫坐另一辆车子紧随其后。接着是嬷嬷、侍女和婆子的车乘,几位太医都骑马,队伍精简。没带太多侍卫,不过三四十人簇拥前后,文清骑马跟随在文丽的车子旁,不时和车窗里探出脸来的赵炫逗乐子,一路欢笑着望城外去。
早有王府的人在前头悄然做好安排,也是因为起了个大早,几乎与清晨初升的太阳同时出门,街上行人不多,出了城之后,一路上车马行人更是少之又少。直到队伍循着斜径徐徐上山,来到静月庵山门前,才看到路边停着几辆车子和马匹——竟然有人比他们起得还要早。
小乔心里叹服,想不通床铺那么柔软舒适,人家就是舍得离开,她昨晚说得好好的一定会早起。结果今晨被赵瑜拉了好几次才起得来。一向钦佩能早起的人,如今还包括儿子赵炫,赵炫睡眠很有规律,早睡早起,简直像只小公鸡,天蒙蒙亮会准时醒来,一睁开眼睛就不肯再睡,闹着起床,洗漱过后在门外撒着欢儿吱喳乱叫,整个院子的鸟雀都被他惊飞。
没有人会阻止他,这是小乔特许的,觉得小孩子天性不能压抑,在自个儿家里呢,爱唱就唱爱喊就喊,再说还可以扩充肺活量,如果觉得他吵着谁,可以带他往别的院子去玩。
小乔自己是习以为常了,并不受儿子影响,照睡不误。
离庵门还有一小段距离,众人陆续下了车马,缓缓行去。赵瑜把小乔交给青梅和海棠扶着,嘱咐她们小心行走,自己快步去到另一边,曾德平和两名侍卫等在那里,拱手作揖之后小声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