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要往外走,王氏见三郎态度有缓儿,倒会作死,拦住了笑道:“你且不忙,如今你妹子坐胎,虽是家丑,咱们也不曾外扬,把你媳妇儿叫来,大家商议则个。”
三郎只怕乔姐儿知道此事,腌臜了她金玉一般人品,不肯去叫,王氏不依,自己打帘子出去,唤过了碧霞奴进来。
碧霞奴心里有了准谱,暗自冷笑,不知婆婆如何巧舌如簧,一进屋瞧见满地狼藉,知道三郎发作过了,心中又添了几分把握。
但听得王氏乔模乔样叹了口气道:“论理,这话不该我做婆婆的说,只是我既然做了你们张家门儿三十年的媳妇儿,也少不得替你们姓张的谋划谋划,老三媳妇儿进门一二年,还不曾开怀生养,往日里小门小户的也罢了,如今我们三郎赚下恁大一片家业,这立嗣的事情可就不好耽搁,倒要问问你们小公母两个,若是乔姐儿再没消息,是过继,是纳妾啊?”
若是一般媳妇儿听见这话定要与婆婆闹起来的,乔姐儿因为方才招弟儿透了底,又是个好涵养的,按捺住了心中气性,柔顺笑道:“这事媳妇儿不敢还言,还要听从夫主裁处”
说着,目光潋滟瞥了三郎一眼,张三郎听见母亲无端提起长房立嗣的事情来,这才恍然大悟带了五姐过来是何用意,心中深恨王氏糊涂至此,叫人家占了便宜不知反省悔过,倒将这烫手的山芋往亲生儿子家里头送过来。
想到此处冷笑一声道:“我们张家虽说不济,到底祖上出过一任小官儿,儿子也是穿过官衣儿的人,正头大娘子是黉门秀士家中小姐出身,便是落魄了,也犯不着替人家养活了小兔崽子!”
一句话戳中了张五姐心中真病,脸上腾的紫涨起来,躲在王氏身后一声儿不敢言语。
王氏见三郎这话说得难听,老脸上也是一红,又见乔姐儿好性儿,心想着将不孝有三的大帽子压一压她,捡个软柿子捏住了,因搭讪着说道:
“这小厮儿,当着人家乔姐儿的面,怎么好说这样的粗话,不是我当面夸这乔家的姐姐儿,果然模样儿人品行事都巧,若是换了旁人,进门一二年不开怀,婆母娘自然容不下这样的儿媳妇,可是将心比心,我老身是真心把乔姐儿当自己女孩儿似的疼,舍不得引了外人来作践她,才想着借着你妹子的事情把孩子过继了,来日逢年过节家去了,也好见族里三老四少。”
三郎听见母亲当着面儿明褒实贬的数落浑家,习武之人心生波澜,眸子之中精光乱射,冷笑一声道:“粗话?正经的粗话娘只怕还没听过,如今五姐也不算是在家的大姑娘了,这里没有外人,儿子不怕雷打了,再说一句粗话也使得,我张上邪的种也只有从她碧霞奴的肚皮里养下来才算是作数!”
噎得那王氏嗓子里嗝咯嗝咯的,自家神通用完了,也不见儿子服软儿,少不得抬出族里的三老四少出来,因叹了口气道:“就算是当娘的不逼着你,若是往后一二年养不下来,族中三老四少若是提出公议来,咱们一家子也是抗衡不得,族谱上头到底还要续上香火才是啊”
碧霞奴听了这话心理倒是一惊,当年自己的父母原也是一对才子佳人,就因为乔家集上族里几个积年的老冬烘定要闹着立嗣,才逼得父母彼此生份,反目成仇,叫那陈氏姨娘渔翁得利,可怜母亲临死也不知道麟哥儿不是乔家正经香主,只因贤惠的虚名儿枉送了性命
想到此处关心则乱,饶是心有城府,到底是年轻媳妇子,心也慌了,下意识地瞧着丈夫,三郎见浑家妙目低垂长睫微颤,知她心思涟漪,赶忙伸手拉了乔姐儿的手拢在袖中,捏了两把,好叫她放心,一面对那王氏笑道:
“说起小张庄儿上三老四少,娘倒不必忧心的,如今他们再管不着儿子房里的事。”
王氏还道三郎是如今阔了,又搬了家,天高皇帝远,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