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没什么事,连忙出去给他端早就熬好的米粥,嘴里说着略带抱怨的唠叨。
赵涛刚醒来还没有彻底的清醒,等母亲转身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想说不用麻烦了,可看着母亲微驼的背影,这样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也许在母亲的世界里照顾儿子是她最感觉快乐的事了,我怎么能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幸福也不让她如意呢。
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赵涛的喉咙就像被堵了一块石头一样难受,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赵涛忽然一惊母亲还不到四十岁却早早的有了白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却没有在意过!赵涛并不知道‘伟大’这个词,但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很艰辛。一个年轻的寡妇硬是靠着织布和给人做零活,伺候公婆过世。把年幼的儿子拉扯大,还咬牙的供他读书考中了秀才。这其中的艰难困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完全体会的到。
原来我忽略了这么多的事情!可笑我以前还天天要救国救民,连自己最为亲近的人都被漠视了!我怎么可能做得到自己的口号!原来我和那些被自己唾弃的东林党没有什么分别!
也许是因为昨天的决定让他到现在都没有释怀,赵涛的情绪还是有些敏感。
“快趁热喝了,昨天晚上你怎么喝这么多的酒?你身子骨打小就弱,下次别喝这么多了!”赵涛听着母亲的唠叨,才回过神来连忙接过碗一句话也没说就喝起了粥。母亲带着教育和抱怨的话里带着一股淡淡的温馨。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他大口大口的喝起了粥,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问孙氏:“娘!你感觉李猛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百户?”孙氏不知道儿子怎么会这么问,不过她还是仔细想了想才说。“娘啊没读过书,不知道那些大道理。不过娘看的出来李百户是个真正的大好人!”
赵涛听完母亲对李猛的评价沉默的喝完粥,心里突然轻松起来。是啊!是个好人!有这句话就够了!把碗递给了孙氏,赵涛穿上了外衣c鞋子梳洗起来。“娘,今天的事情有些多。我晚上就不回来吃了。”
“那你也得把早饭吃了啊!”看着儿子又风风火火的向外跑,孙氏急忙跟在后面喊。
“我吃饱了!娘,你回去吧!”赵涛匆匆忙忙的向李猛的新住处走去。李猛以前只是把自家左右几家的房子腾出来做临时的办公场地。结果有刺客潜了进来,李敢生他们就在堡里的空地紧急的盖了一个大院和房屋,用来李猛的居住和办公。
李猛正在吃早餐就听赵涛求见,“先生还没吃吧?一起?”
赵涛也没客气的坐了下来,李猛让人给赵涛盛了一碗粥,现在粮食紧张非战时所有人都要节省粮食。“主公这几日还没来得及看张奎送来的消息吧?”
“嗯,还没看!奎子要向我禀报,我说等打完仗再说。等下去烈士陵园祭奠完兄弟们,他就该来向我报告了。怎么了,出什么大事了?”李猛希溜溜的喝着粥,听赵涛一说停了下来解释一下,又加起一个萝卜干继续吃了起来也没在意。赵涛也吃了起来,“吃完再说。”
吃完早餐之后吴六子带着亲兵把东西收拾好,给两人端来一壶热茶就下去了。李猛亲自给赵涛倒了一杯热茶,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先生说吧,发生什么事了?”
赵涛把带来的文件递给李猛才说“这是前天得到的消息,这两份是昨天早上得到的消息。主公看看就知道我为什么提议打下浮山了。”
李猛接过情报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李猛的脸色变的很郑重。“唉!多事之秋啊!”
“是啊!多事之秋啊!福建的郑一官和刘老香,就连红毛蛮夷也加了进来。陕西的民变,关外的女真!所以只要我们没有碰到朝廷的底线,就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打下浮山那样反而可以救助更多的百姓!”赵涛现在已经彻底的对李猛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