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是很困难的。他们要做的是一些与干洗不同的事情,所以他们就在悉尼城外开设了一个郊游公园。结果证明这是一个灾难,他们破产了。安娜也发现生活很艰难。在中学时,其他的孩子认为她谈吐不凡,非常有趣。
后来,他们搬到了悉尼市郊一个贫穷的小镇去住。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她们的母亲离开了家,安娜不得不承担起照顾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的责任。“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琐碎的原因,因为我从小就不得不做这些。”他们没有钱,安娜学会了勤俭持家,甚至挤牙膏时都小心翼翼,避免浪费。他们是天主教徒,她进入了一家由教会办的学校上学,同时在一个百货店上班以贴补家庭的收入。
16岁时,安娜离开了学校。她想做一个演员或记者,但她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市郊区的火葬场工作。她不认识记者,也没有办法得到在报纸的实习记者证。但她很幸运,或者说是命中注定的:“我认定我能够在一家报纸找到一个工作。我当时是17岁。我打了个电话,最终成了《镜报》金融部的职员。工资是7澳元。”
在报社里,安娜尽力结识更多的资深编辑与记者,终于在新闻股份有限公司编辑部主任道格拉斯的帮助下,当上了报纸的实习编辑。这时,她做了一件令她改变终身命运的大事,采访老板鲁伯特·默多克。据默多克后来的回忆:“当时她的写作技能并未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但是,采访过程中她咄咄逼人却又态度自然,而且她非常漂亮。”安娜则从一开始就发现默多克非常有吸引力:“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他很有魅力。他进门的时候就像是一阵旋风,诱惑力难以抵挡。”此后,默多克这个有家室的c充满诱惑力的老板与女职员安娜——年轻c漂亮的实习记者——不可避免地坠入了爱河。
1967年4月,带着前妻的女儿,默多克与安娜结婚了。两人在纽约度过了蜜月。在那里,默多克穿梭不停地访问abc的莱昂纳德·戈德森和其他的电视业大亨们。安娜则骑着自行车与当时恰巧也在纽约的鲁伯特的推销大师格拉姆·金一起逛公园。和鲁伯特一样,她也喜欢上了纽约。20世纪60年代,纽约还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对于任何一个从国外来的年轻人来说,纽约是西方世界的文化和技术中心。
安娜后来成为小有名气的小说家,她的作品包括《家族事业》等畅销书。婚后,两人育有两男一女:长子拉克兰稳重干练,默多克一直拿他当接班人培养;次女伊丽莎白排名“英国100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首,颇有默多克东征西讨的风采;次子詹姆斯是新闻集团美国数字出版公司的总裁。
根据澳大利亚的报纸记载,1985年8月4日上午10点55分,鲁伯特·默多克正式成为一名美国公民。他把自己的手放在胸前,面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星条旗以及在场众人宣誓,他抛弃了澳大利亚联邦c1931年他的出生之地。
在仪式结束之后,《纽约邮报》发表了当天默多克及其家人与克拉姆法官握手的照片。默多克坐上了其中一辆车,而安娜和她的孩子们上了另外一辆。安娜与孩子们并未改变国籍,他们依旧是澳大利亚的公民。这一年,伊丽莎白17岁,拉克兰14岁,詹姆斯12岁。
新闻记者们,尤其是澳大利亚的记者们,像一窝蜂一样,紧紧地跟随着默多克的汽车队伍。他们很想知道,不再当澳大利亚人会是一个什么滋味?在默多克的车遇上了红灯停下来时,一个澳大利亚电视记者凑到了默多克的车前。车窗紧紧地关闭着,默多克冲他微微一笑,车开走了。
但是,安娜·默多克却不那么粗鲁,她缓缓放下了车窗的玻璃。一大把麦克风齐刷刷地送到了她的面前。“您对您丈夫改换国籍是怎么想的?”记者们问。她回答说:“我为他感到高兴。”
在澳大利亚,对默多克改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