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s Network)是索罗斯在许多国家按照以上理念创办的独立公益组织的松散网络的统称。总部在纽约,由人权监督组织前秘书长阿耶奈尔(Aryeh Neier)负责。1984年在匈牙利成立第一家东欧基金会,1987年成立“索罗斯基金会苏联”。以下凡提到“各国基金会”即指索罗斯在各个国家按照其“开放社会”宗旨所建立的基金会组织。现在已经存在于30多个国家,拥有职员

    1300多人,至1997年已提供11亿美元。各国的基金会都由国内各地、各族、不同政治和职业背景的杰出人士组成董事会,决定该组织的工作重点和活动。关注的问题有文化艺术、青少年、市民社会、经济改革、各级教育、法制改革、公共管理、传媒与信息jiāo流、出版、医疗卫生等。由于不同国家的条件各异,所进行的项目及优先次序也各不相同。但是所有国家、所有活动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开放社会,主要就是支持新闻自由、鼓励政治多元化和保护人权。因地制宜是索罗斯工作方法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目前基金会所在国家囊括前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前苏联地区(不包括统一后的德国),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各有一个基金会组织。巴尔干半岛除南联盟外有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其他多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如阿塞拜疆、蒙古、南非、非洲南部、危地马拉、海地。所有的名称大同小异,或“开放社会”,或“索罗斯”,只有在海地的名为“知识与自由基金会”,可能是认为海地已经开放。此外还有国际科学基金会、国际复兴基金会等。1994年整个基金会网给出的捐资总数为3亿美元,1995年为3.5亿美元,1996年为3.62亿美元,1997年为4.284亿美元。绝大部分用于教育。2000年共捐出5亿美元。

    以1996年为例,索罗斯对前苏联地区和东欧国家的捐助总数为152365亿美元,其中对匈牙利、白俄罗斯和南联盟的捐助数目超过美国政府当年的援助(美对南未有任何援助),对俄罗斯和阿尔巴尼亚则超过政府援助的半数。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索罗斯基金网成立了以下一些主要机构。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中欧大学

    1.  中欧大学

    中欧大学(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于1991年成立,总部在布达佩斯。只有社会学系在华沙授课,一律用英语。课程设置主要适合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学生的需要,东欧国家的学生不必jiāo学费,还能得到奖学金和免费食宿以及在校期间的医疗保险。成绩优异者还可以有机会获得到英国或美国学习一年的奖学金,获得此机会的学生必须签订合同,一年期满保证回国。这所大学是在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高涨,特别是巴尔干冲突激化的时期成立的。其特色之一就是来自互相仇视的民族的学生在这里和平相处,必须按照学术规范讨论和争论问题。学校还开设巴尔干研究系,并为学生提供去当地深入考察的机会。因此对西欧和美国的学生也有吸引力。

    该大学主要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1997年以后设博士学位点。专业有经济学、生态学与环境政策、历史、中世纪史、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商业法、比较宪法、国际关系欧洲研究等。1997年开始,历史、法学、中世纪史和社会学授予博士学位。1997年12月政治学系的博士学位得到纽约州立大学评议会的认可。1997年以后又设民族主义、人权、东南欧、xìng别、文化等跨学科研究项目,有的授博士学位,有的授硕士学位。

    索罗斯称中欧大学为他的网络的“大脑”。中欧大学原来是区域xìng的,现在致力于“全球化”。学生的数量已经日益扩大,19971998学年注册新生63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