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斯塔德所说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不仅是美国的社会改良时期,也是探索精神高涨、朝气蓬勃的时期。新的发明层出不穷,人才辈出。这一时期一方面促成了经济的繁荣,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社会的基调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和信心十足。大量涌现出来的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多数是贫苦出身,白手起家。他们中的多数在致富之后认为应对社会有所贡献,并不仅是消极地缓解社会矛盾,而是积极地企图根据自己的信念促进社会进步。进步主义运动的特点之一是相信教育能改变人,相信科学能造福人类。同时,这方面的需求的确大量存在。所以,早期基金会的捐赠大多投入教育和科研,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可以说为整个20世纪美国的繁荣富强打下了基础。
4 捐赠的规模要求新的组织形式
在19世纪末,这些巨富已经感到难以应付纷至沓来的捐款要求,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规划,用老洛克菲勒的话来说,就是“变零售为批发”。老卡耐基认为科学地花钱与赚钱一样重要。他们都聘请了有胆识、善经营的顾问,为他们策划如何最有效地以其财富造福社会。于是,20世纪头20年出现了一批组织完善的现代化大基金会这样的新事物。最现成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就是借鉴他们所熟悉的大企业:设立董事会,任命负责人,视需要设立办事部门。董事会既然有决策权,就可以随时视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基金会的工作纲领和捐赠重点。所以现代大基金会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可以响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的灵活的、发展中的机构。
由于铁路和通讯手段的发达,美国当时已经连成一片,所以现代大基金会的眼界也不再局限于其出资者所在地,而及于全国,个别的如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已经把事业扩展到美国以外,特别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的宗旨就是“在全世界造福人类”,而且事实上后来的工作的确遍及全世界。
另外,尽管捐赠者自己大多是属于某一个教派,但其基金会的眼光超越了狭隘的教派界限,这在董事会的组成和资助对象上都体现了出来。例如洛克菲勒自己是极为虔诚的浸礼教徒,但他也给长老会甚至天主教会主办的项目捐款,这在当时是需要突破某些阻力的。应该说,最早开启超越宗教先例的是19世纪30年代的吉拉德(Stephen Girard)。他是费城的富商兼银行家,于1831年逝世,根据其遗嘱将价值700万美元的遗产全部捐给费城,为白人贫穷子弟及孤儿建立一所学校,并规定任何教派的传教士不得进入学校,以便保持孤儿们纯洁的头脑不受教派冲突的影响。此事引起许多反对意见,其合法继承人向法院起诉,认为他无权这样做,特别是传教不能进学校的条款违反了慈善事业的本意。但1844年最高法院裁决其遗嘱合法有效,从此开辟了美国公益事业的新方向,为规模广阔的现代基金会扫清了道路。不过,真正视野广阔、超越宗教的基金会要到20世纪才具备普遍发展的条件。
20世纪最早的、起带头作用的三家大基金会是塞奇(RussellSage Foundation,1907)、卡耐基(Carnegie Corporation,1911)和洛克菲勒(Rockefeller Foundation,1913)。它们不但成立早、资金投入大,更重要的是无论在理念、经营方式、捐赠模式以及选择对象上都树立了榜样,创立了一种传统,奠定了以后蓬勃发展的基金会的基础。而且它们持续一个世纪,至今不衰,尽管在资产方面已不在前10名,但在捐赠方面仍然保持原来的特色并坚持其走在前沿的传统。
《财富的归宿》 第三部分 规模和数量急剧扩大
二、 20世纪后半期的特点
这里笼统地谈20世纪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