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顽皮地向他眨眨眼睛。

    月亮露出了皎洁的脸。

    山林恢复了先前的宁静。

    克节朗河水还在唱着那首永不厌倦的歌。

    3个战士却听不到了。

    永远听不到了。

    他们的耳膜被震裂了。

    天放亮了。

    印军地堡qiāng眼里,伸出一个黑糊糊的布包,布包绑在一根木棒的顶端。布包上chā着一根引信,正“嘶嘶”冒着蓝色的火花。敌人要zhà桥,把3个战士困在桥西。

    吴元明yù扑上去,可是猛一使劲,没站起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伤了。他猛拍了小王一掌。

    小王会意地纵身跃出堑壕,扑向yào包。

    吴元明和小沈的冲锋qiāng,同时封住两个地堡的qiāng眼,小王抑住yào包,一把扯掉导火索,接着和地堡里的敌人争夺起zhàyào包来。

    敌人抓住木棒用力往里拉,小王挟住yào包死劲往外拽。

    这种“拔河”比赛简直是战争中的奇观。

    小王个头不高,力气也不大,使上全身吃nǎi的劲,仍然拽不出来。

    死神就站在旁边,多延续一秒,清醒过来的敌人就会打死他。

    “快放手,”吴元明着急地喊。

    他不知道,小王耳朵也听不见。

    小王好像已将一切抛置脑后,圆脸憋得紫红,拼上xìng命也要赢得这场拔河的胜利。

    吴元明灵机一动,大喊:“扔手榴弹。”

    小王听不见,也不理会。

    地堡里的敌人吓坏了,慌忙松了手。

    小王没防备,一个后仰摔在地上。

    zhàyào包脱手,顺势落到河里。绑zhàyào包的木棒,一多半竖在河面上。

    从此,这木棒就直立在择绕桥下的急流里。

    它成了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向中国武装进犯的铁证。

    如果哪位读者有兴趣,路过择绕桥,尽可以查证一下这木棒的来历。

    次日,中国外jiāo部代表声明,强烈抗议印度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向驻守在克节朗河择绕桥头的边防哨所进行猛烈的pào击。打死打伤边防连长刘道臣等七人。这是继朗久、空喀山事件后的又一次严重的军事挑衅。中国军队将保留还击的权力,并警告印度政府,“玩火者,必自焚。”

    印度外jiāo部照会,抗议中国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悍然向印度边防哨所进攻,开qiāng开pào打死官兵13人,伤26人。这是中国政府有意恶化两国关系,妄图霸占印度领土的又一罪行。

    两国唇qiāng舌剑,互不相让,各说各的理。

    世界舆论倾向何方呢?

    “中国军队敢出兵朝鲜,和美国军队硬碰。

    太好战了。”西方的记者说。

    “中国军队镇压了西藏军队的反抗,嗜武成xìng。”不了解内情记者说。

    “印度是个弱国,怎么敢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打仗。”不结盟国家的记者说。

    一个时间内,中国似乎有些孤立。

    他们不是别有用心,便是在凭空猜想。

    其实,只要到择绕桥头转一圈,那根直立在克节朗河中的木棒,便会告诉他们全部真象的。

    (7)中国军队被迫反击。

    1962年10月,印度当局错误地估计形势,在大国支持下,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

    我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这次自卫还击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进行。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