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难。根据máo zé dōng的指示,高岗先乘火车离京返回沈阳,立即召集志愿军、东北军区和东北局的负责人开会,传达了政治局的最后决定。宣布立即作入朝的各项准备,并决定准备召开参战部队师以上干部动员大会。

    14日全天,máo zé dōng与彭德怀又详细研究了志愿军的出兵和作战方案,最后确定志愿军各部于10月18日或19日分批渡江,先在平壤以北适当山岳地区组织防御,待机歼敌。

    10月14日21时,máo zé dōng将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作出的关于立即出兵援朝的决定和第一步作战方案电告周恩来,其要点如下:

    (1)我已告彭德怀在他到德川研究情况后,在平壤至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地。如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

    (2)美军进攻到平壤需要时间,由平壤再向德川进攻又需要时间;

    (3)我军决于10月19日开动,全军26万人渡过鸭绿江需要10天时间;

    (4)为准备在11月内在敌进攻德川区域时,打一个胜仗,我们决定12个步兵师3个pào兵师均开进为好;

    (5)在我军开进修筑工事期间,朝鲜人民军方面还是继续抵抗,尽可能迟滞美伪军前进为有利。

    máo zé dōng为什么将上述决定告知周恩来?因为“斯大林本来希望我们出动6个师”而中央根据彭德怀的建议改变了原来的方案,将12个步兵师和3个pào兵师及战车团、高pào团、工兵团等全部出动。中央认为这种改变出兵方案,有必要通告苏方,以便苏联方面了解我国出兵情况,从而尽快解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困难。

    10月15日清晨,彭德怀乘飞机自北京飞回沈阳。这一天他在沈阳一面部署志愿军出兵援朝的各项准备工作,一面又利用短暂时间视察了鞍山钢铁厂和沈阳兵工厂。因为他知道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打仗要靠重工业,战争的胜负,除了人是主要的因素外,武器是重要的因素。

    当他在沈阳参观了刚试制生产的六管火箭pào实弹shè击后,又惊又喜地称赞工厂的负责同志说:“你们工作很有成绩!我们也有自己的火箭pào了。”他还亲切地鼓励职工们加紧生产,支援前线,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并指示工厂领导要采取措施,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

    15日,由于敌军已全面开始围攻平壤,平壤危在旦夕。金日成首相特派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前来沈阳会见彭德怀。朴向彭说明敌军已逼近平壤,金首相要求中国尽快出兵,并希望与彭德怀同志早日会面,彭德怀告诉朴:“我们中央已最后决定,预定自10月19日开始,部队分批渡江,希望人民军继续阻击敌人,迟滞敌人,我同高岗今天要赶赴安东,去布置13兵团部队渡江汁划……”。

    (7)蒋介石三度准备出兵朝鲜。

    1950年6月25日晚,蒋介石在收到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关于朝鲜战争的报告同时,也收到了李承晚由其驻台湾的大使面jiāo的告警求援急电:他当即向李承晚驰电声援,并予以鼓励,表示将来取有效步骤对南朝鲜进行援助,同时在台北阳明山“总统官邸”召集紧急军政会议,出席人员中有陈诚、王世杰、谷正纲、黄少谷、张道藩、张群、雷震、张其昀、吴国桢、俞大维、叶公超、何应钦、周至柔、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蒋经国、黄镇球、彭孟缉等。会上决定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从6月26日零时(即25日午夜后)起,全面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实行宵禁,停止三军官兵的休假和外宿,加强台湾海峡和大陆沿岸的海空巡逻,加强各岛及台湾海防的战斗准备,加强台湾的防空和民防措施,加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